1、鸡汤南瓜泥
原料:鸡胸肉1块,南瓜1小块。
做法:将鸡胸肉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将鸡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将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锅内蒸熟,用勺子碾成泥。当鸡肉汤熬成一小碗的时候,用消过毒的纱布将鸡肉颗粒过滤掉,将鸡汤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
1、先简单后复杂: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较弱,不能直接从母乳过渡到成人的饮食结构,所以需要采取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建议先从泥状食物开始,可选择水果泥、蔬菜泥等,再逐渐添加其他食物。
2、先少后多:宝宝辅食的添加尽量是以少食多餐为主,不要一次性给宝宝吃得过多,早期可添加配方米粉等辅食,同时可采取母乳或奶粉交替喂养的方法,让宝宝的胃肠道逐渐适应。
1、4~7个月:确保食物是软的,方便吞咽,而且要把食物弄成小块。不要给他需要咀嚼的食物,即使他已经有牙齿了。
2、8~12个月:可以吃一些稍微粗糙的食物,需要更多咀嚼的食物。手抓食物是很好的选择。
①香蕉粥
香蕉比较软,合适婴儿使用,特色是在婴儿有便秘问题可以给婴儿适当的多吃一些。做成香蕉奶粉粥很不错,可以把香蕉剁碎,然后放入锅里加水边煮变搅拌,搅拌成熬粥一样的形态时就可以。最后将泡好的奶粉放入香蕉粥中,一起搅拌均匀就可以给婴儿吃了。
②蛋黄粉
新鲜鸡蛋一个,将鸡蛋洗净,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水开后中火煮5到7分钟,剥鸡蛋壳,取出鸡蛋黄,研磨成粉。然后用水冲泡调成糊状哺喂。也可以直接买市售速溶婴儿蛋黄粉冲泡,营养价值更好。
③青菜泥
青菜含有多种维生素,给婴儿食用,可以让婴儿身体更健康。可把适量的青菜在煮沸的水里煮上3分钟左右,把煮好的青菜捞出来,在粉碎机里进行打碎,将其过滤出菜泥,适当处理就可给宝宝吃。
④南瓜汁
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南瓜用勺压烂成泥。在南瓜泥中加适量开水稀释调匀后,放在干净的细漏勺上过滤一下取汁食用。南瓜一定要蒸烂。也可加入米粉中喂宝宝。
添加辅食的步骤如下:首先选择合适的辅食材料,如米粉、水果、蔬菜等,然后将其煮熟或者切成小块;
接着准备好合适的餐具和勺子,并清洗干净;
在添加辅食之前,先让宝宝坐直或者放在安全的座椅上;用勺子将适量的辅食放在宝宝嘴巴中,不要强迫宝宝吃,让宝宝自己掌握进食的节奏;观察宝宝的吃食情况,如果宝宝不喜欢,可以稍微停一下,然后再试试看。添加辅食要渐进式,逐步增加量和种类,避免过快过多导致消化不良。
每个小宝宝都会经历从纯母乳或奶粉饮食模式,逐渐过渡到成年人饮食模式的过程。注意了,是慢慢过渡,而不是像一口气吃成大胖子一样直接胡乱塞。
宝宝吃的第一口除了母乳和(或)配方奶粉外的食物,就算是辅食了。辅食是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各种性状食物的总称。
那么,有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宝宝满 6 月龄( 180 天)以后才添加?不能早点或晚点添加吗?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 6 月龄内的宝宝最好的食物来源,而到了 7 个月后,母乳依然还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此时纯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对于能量其他营养素的需求,需要通过其他食物弥补母乳中的部分营养素不足,如铁、锌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素。
此外,宝宝的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等多方面需要发展,通过接触食物,学会感受和尝试不同的食物形状及味道,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有利于将来正常饮食行为的培养,还能满足其心理需求,毕竟美食那么多,宝宝也想尝尝。
辅食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有利于牙齿、面部肌肉和语言的发展。辅食只要时机和添加顺序正确,基本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那么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是最好的呢?
宝宝满 180 天( 6 个月)后,消化能力已相对完善,可以消化母乳以外的多种食物,而且宝宝对于大部分的食物和物体都具有好奇的心理,想要蠢蠢欲试,从生理到心理已经都做好准备开始接受辅食了。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也使其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并促进其感知觉及多种行为能力的发展。
辅食时机添加不对会有什么影响?
1. 过早添加辅食(早于 6 月龄或 4 月龄)
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不够成熟而引发各种胃肠不适,不仅使营养吸收障碍,还会增加各种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辅食相对于母乳,味道也会更加特别,过早添加容易使宝宝过早排斥母乳,从而导致母乳时间过短,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此外过早添加辅食也是儿童和成年期肥胖的重要风险因素。宝宝还可能因过早进食导致的身体不适等不愉快的经历,从心理上排斥多种进食行为。
2. 过晚添加辅食(晚于 8 月龄)
过晚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对蛋白质、铁、锌、碘、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导致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夜盲症等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并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影响。且过晚添加辅食也可能造成喂养困难,增加食物过敏风险等。
还有很少一部分宝宝可能由于某些疾病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推迟添加辅食,这些宝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辅食添加的时间,并一定不能早于满4月龄前,且在满 6 月龄后要尽快添加。
那么辅食应该怎么来添加呢?
辅食的添加原则,重点要记住以下几点:
1. 辅食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 因母乳中的铁含量很低,因此首选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预防宝宝贫血。
3. 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从泥糊状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注意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要适应2-3天,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食物,并逐步达到食物的种类多样化。如果发现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则需马上忌口该食物,并在暂停该食物的进食3-4个月后再重新给宝宝尝试看看。
4. 随着母乳量的减少,再逐渐增加辅食进食量。
5. 辅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少量添加植物油,有助于宝宝的肠道润滑,促进排便。
一般来说, 7-9 月龄宝宝每天辅食喂养2次,母乳 4-6 次。 10-12 月龄每天辅食 2-3 次,母乳 4 次。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一次进餐时间最好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
宝宝的辅食要做的营养又好吃的话,我们首先要保证宝宝每天有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按照医生或者书本上添加辅食的顺序给孩子添加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