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二次醒发的温度为38度。
制作面包需要经过两次发酵,我们总会看到配方里对两次发酵的条件有所要求。第一次发酵一般要求温度为28-32℃,这很好办,通常在室温下发酵即可,即使温度没有达到,通过延长发酵时间也可以解决,而且此时面团没有整形,直接用保鲜膜或湿布盖住面团就可以创造足够的湿度
第二次发酵可难办了,一般要求温度在35℃以上,湿度80%以上。
第二次发酵的时候,面团一般已经整形好,放在烤盘上了。此时,把烤盘放入烤箱中层或者上层,在烤箱底部放上一盘热水,关上烤箱门。烤箱具有一定的密闭效果,底部的热水盘会持续散发水蒸气,在烤箱内部创造出足够的温度与湿度
需要
需要。二次发酵可以使面包烤出来更加的蓬松、香甜,面包在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使得面包膨胀,使面包更加可口,因此面包需要进行二次发酵。面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口味多样,易于消化、吸收。
答:二次发酵一般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发酵到面团变成两倍大即可。
二次发酵又叫最后发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为了保持面团表皮不失水,同时要具有85%以上的湿度。在家庭烘培中,如果没有家用发酵箱的情况下,可以用烤箱来创造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发酵。
将面团在烤盘上排好后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盆开水,关上烤箱门。水蒸气会在烤箱这个密闭空间营造出需要的温度和湿度。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当开水逐渐冷却后,如果发酵没有完成,需要及时更换。
二次发酵放在30度左右的地方,也可以在锅里倒上水,把水温控制在30度发酵也可以。有些烤面包经过酵母发酵,在烘烤过程中变得更加蓬松柔软;还有许多烤面包恰恰相反,用不着发酵。烤面包温度高时会较为松软好吃,低温的状态下会变硬,风味口感都会差很多。
是的。需要二次醒发。二次醒发的面包比第一次醒发的面包在质感方面要更加细密柔和,而且味道也更香醇。为了做出来的面包软香,最好在发酵醒发的时候最好要用保鲜膜包好,避免水分被蒸发掉;还有在烘烤面包的时候不要烤太久的时间,以防将面包烤干。
面团最后醒发90分钟左右。
(1)醒发的时间根据面团的状况及酵母用量不同,会有一点误差,要以面包体积为准,大约是原来的2倍。
醒发过度,面包内部组织不好,颗粒粗,表皮呆白,味稍发酸,存放时间缩短,醒发不足,面包体积小,顶部形成一层壳,表皮呈红褐色,边皮有如燃焦的现象。
(2)醒发的温度是参考值,气候差异,温度可作调整。
(3)目前有很多面包房都是自制的醒发室,靠把水煮沸来提供温度和湿度,水煮沸之后往往会出现湿度太大,有些人还误以为温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湿度太大会使面包表皮出现气泡,同时表皮的韧性过大,影响外观及食用质量。
面团最后醒发90分钟左右。
(1)醒发的时间根据面团的状况及酵母用量不同,会有一点误差,要以面包体积为准,大约是原来的2倍。
醒发过度,面包内部组织不好,颗粒粗,表皮呆白,味稍发酸,存放时间缩短,醒发不足,面包体积小,顶部形成一层壳,表皮呈红褐色,边皮有如燃焦的现象。
(2)醒发的温度是参考值,气候差异,温度可作调整。
(3)目前有很多面包房都是自制的醒发室,靠把水煮沸来提供温度和湿度,水煮沸之后往往会出现湿度太大,有些人还误以为温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湿度太大会使面包表皮出现气泡,同时表皮的韧性过大,影响外观及食用质量。
做面包二次醒发雨,不用二次醒发有啥区别?
二次醒发就是发好面以后做好生坯放在那里用保鲜膜罩上再一次醒发20分钟左右,再上烤箱去烤这样面包蓬松暄软做出来的效果蓬松特别好看如果是不用二次醒发,发完面以后发酵直接做成生胚就上烤箱烤制这就是不用二次醒发但做出来的面包效果不是太煊软,有些发硬不那么蓬松,但有的人喜欢吃这种硬一点的。
丹麦面团在搅拌完成后会直接进行分割750g/个,做成椭圆形。室温发酵30分钟左右,将其擀开成40*20厘米的长方形放入冷冻至面团完全变硬,转入冷藏3℃保存一夜,隔天使用。无论是哪种包油方式,一定要注意面团与油脂的软硬度保持相对一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油脂偏硬或偏软而出现混酥、断油的情况。
当完成包油后,需要将面团放入冰箱进行冷藏松弛30分钟左右,然后就可以进行最终成型了。
检查发酵程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手指插入面团中,手指抽出面团后如果指印处出现凹陷迅速复原,说明发酵时间还不够;如果指印周围的面团即不反弹也不下陷,说明面团发酵得刚好;如果指印周围的面团迅速下陷,说明发酵过度,可以放入泡打粉揉匀来挽救.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