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4个月后就可添加辅食。
最早添加的辅食应是蛋黄,将鸡蛋煮熟、剥壳,取出蛋黄,研磨成粉。开始时每天喂一只蛋黄的1/8,以后逐渐增加到1/4、1/2,直至整个蛋黄。蛋黄粉可用开水调和,在两次喂奶中间给宝宝吃;也可直接调入米粉。6个月左右可改食蛋黄粥,7、8个月时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睡前(十点左右)应给孩子喂饱奶。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方法应该是,初次添加建议在上午,医生说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适应的话,下午还能去看医生。6个月内每日上午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6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即6点多,一般晚饭的时间)再加一顿米粉或粥,到十点仍是一大瓶奶,这样宝宝就很饱了,夜里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当作一顿主食,喂晚米粉后也是隔3~4小时再喂奶。
随着孩子肠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时,还可增加鸡、鸭、猪等的动物血以及瘦肉糜、鱼泥、猪肝泥、鸡肝泥等含铁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调入米粉。注意1周岁以内不要添加任何调味品。
辅食添加要点:从单一到多样,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软到稍硬。如在添加辅食过程中,有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出现,应停止喂哺,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如常后,再逐步添加。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顺序是:
4月龄始可添加素食类
6月龄始可添加荤(肉)食类
9月龄始可添加海鲜类
在这里我给你个时间表参考一下:
第一顿 早点 奶(奶粉)类 早6点左右
第二顿 早饭 辅食(粥或烂面条)类 早8点左右
第三顿 午饭 奶(奶粉)类 午12点左右
第四顿 午点 奶(奶粉)类 下午2、3点
第五顿 晚饭 辅食(粥或烂面条)类 晚6点左右
第六顿 夜宵 奶粉 晚10点左右
到1岁左右,将第三顿改为粮食类。
辅食除每天给孩子两顿粥或煮烂的面条之外,还可添加一些豆制品,仍要吃菜泥、鱼泥、肝泥等。在小儿出牙期间,还要继续给他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让他练习咀嚼。
婴儿小食品制作:
1、蛋黄粥
大米2小匙洗净,加水约120毫升泡1~2小时,然后用微火煮40~50分钟,再把蛋黄研碎后加入粥锅内,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
2、水果麦片粥
把麦片3大匙放入锅内,加入牛奶一大匙后用微火煮2~3分钟,煮至粘稠状,停火后加切碎的水果1大匙(可用切碎的香蕉)即可。
3、面包粥
把面包切成均匀的小碎块,和肉汤2大匙一起放入锅内煮,面包变软后停火即可。
4、牛奶藕粉
藕粉或淀粉1大匙,水半杯,牛奶1大匙一起放入锅内,均匀混合后用微火煮,边煮边搅拌,直到透明糊状为止。
5、蔬菜猪肝泥
胡萝卜煮软切碎一小匙,菠菜叶半匙加少量盐煮后切碎,和切碎的猪肝泥2小匙一起放入锅内,加酱油1小匙用微火煮,停火前加奶1大匙。
6、香蕉粥
香蕉去皮后,用勺子背把香蕉研成糊状,放入锅内加奶1大匙混合后上火煮,边煮边搅拌均匀。
7、番茄猪肝
切碎的猪肝2小匙,切碎的葱头1小匙同时放入锅内,加水或肉汤煮,然后加洗净剥皮切碎的番茄2小匙,盐少许。
如果母乳够的话可以推迟一点给辅食,宝宝肠胃好的话,从六个月开始添加吧。一般先开始增加大米粥、小米粥、面糊,把大米或小米熬得很粘,先喂上面的粘粥;几天以后再逐步喂下面的米粒。1~2周以后,可增加鸡蛋黄。宝宝在适应大米粥、小米粥、面糊、鸡蛋黄以后,可增加菜泥、水果泥。但要注意每种辅食的添加都要遵循由少到多,有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由半固体到固体食物转换的原则。总之就是慢慢过渡,多样添加。不过六个月的宝宝还是以奶为主,因为奶粉的营养比较全面,像一些大品牌,如惠氏,圣元的奶粉都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还是要奶粉为主辅食为辅,每天的奶量在800~900毫升,在每天保证奶量的时候,添加1~2次的辅食就可以了。
1~6个月 * 足月新生儿满1个月,人工喂养儿15天,添加浓鱼肝油滴剂1~2滴,到3个月时增至4滴,每天分2次给。 * 2个月开始喂菜汁、果汁,先给1汤匙,以后逐渐增至2~3汤匙,上下午各喂1次 * 4~5个月,浓鱼肝油滴剂每天渐增至6滴,分2次给。 菜汁、果汁从3汤匙逐渐增至5汤匙,分2次给。 * 4~5个月,开始吃煮熟的蛋黄。从l/4只开始,将其压碎放入米汤或奶中调匀后喂,等适应后逐渐增至1/2只。 * 4个半月起可试喂煮得很烂的无米粒稀粥,每天1汤匙,或消化情况良好从5个月起每天2~3汤匙,粥里可再加半匙菜泥,分2次给。 6~12个月 * 6~1 2个月浓鱼肝油滴剂每天保持6滴左右,分2次给。 * 煮熟的蛋黄增至每天1只,过渡到蒸鸡蛋羹,每天半只。 * 稀粥可由稀增至半稠,每天3汤匙,分2次给,逐步增加至5~6汤匙。粥中可加菜泥1汤匙,可稍加些调味品, * 如果断奶食品吃得好,可减去1次奶。 7~8个月 * 过渡到整只蛋羹。 * 每天喂稠粥2次,每次1小碗(约6~7汤匙),加莱泥2~3汤匙,逐渐增至3~4汤匙。粥里可轮换加少许肉末、鱼肉。 * 给宝宝随意啃馒头片(1/2片)或饼干,促进牙齿发育。 * 母乳(或其他乳品)每天2~3次,必须先喂辅食,然后喂奶。 9~10个月 * 可参考下列程序进食: 上午——晨6时,喝母奶或配方奶,10时稠粥1碗,菜泥2~3汤匙,蛋羹半只; 下午——2时喂母奶或配方奶; 晚上——6时喂稠粥或烂面条1碗,蛋羹半只,除菜泥,还可在粥中加豆腐末、肉末、肝泥等;10时喂奶。 * 如果辅食吃得好,可少喂1次奶或考虑断奶。 11~12个月 * 可以吃接近大人的食品,如软饭、烂菜(指煮得较烂的菜)、水果、碎肉和容易消化的点心。 * 如果处于春秋凉爽季节可考虑断奶。断奶后,每天要保持喝1~2次牛奶。 1. 味道的意义 食物吃进口中,人会感觉到它们的味道,它们马上又会转化为体内的一种化学信号,各种消化酶闻讯后便开始分泌,并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假如食物鲜美,人吃起来津津有味,肠胃就能提高它们的吸收率,所以,美味的饮食不光好吃,也的确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生理意义。 反过来,当我们消化不良、肠胃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胃口不开,食而无味,不愿多吃,这其实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在起作用。 2. 婴儿喜欢甜味和鲜味,不喜欢酸味和苦味 宝宝的味觉还未发育成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单纯的味道——甜味和鲜味。这就是宝宝喜欢吃甜食和肉鱼虾的原因。 他们最讨厌酸味和苦味,一吃进口中就立刻吐出来,脸上也会挤眉皱眼露出难看的表情,孩子越小讨厌的程度越明显。 对那些复杂的味道,如酸味、苦味和辣味等香辛调味,需要大脑发展到一定成熟度,孩子才能接受,这往往要到学龄期以后。孩子通过不断品尝、练习,逐渐接受、习惯,甚至喜欢这些味道,也就是说味觉变得复杂化了。 3. 婴儿食品应该是没有咸味的,清淡的 口味是后天的饮食习惯造成的。经常食用咸味重的食物,就会对咸味比较迟钝,变得越吃越咸。摄入盐分过多,对健康不利。在正常情况下,天然食物中的盐分,对我们人体已经足够了,当我们感觉到咸时,就已经摄入了超过需要量的盐分了。 应该尽可能吃得淡一点,婴幼儿更是如此。符合健康标准的婴儿食品几乎是没有咸味的。从小吃惯清淡食物的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喜欢吃太咸、盐分太多的食品,这将使他终身受益。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