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常做法

米鱼家常做法?

时间:2025-04-29 14:53|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米鱼家常做法?

做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两种常见做法:

1. 豆瓣酱烧米鱼:

食材:米鱼、豆瓣酱、干辣椒、蒜、姜、葱、糖、酱油、料酒、

做法:

a. 把米鱼洗净备用,切好葱、姜、蒜和干辣椒。

b. 起锅烧油,把豆瓣酱和干辣椒下锅炒出红油,再下葱、姜、蒜炒香。

c. 把鱼身抹上盐,用油把鱼煎至两面金黄,煎的过程中不要频繁翻动,晃动锅让鱼受热均匀。

d. 把煎好的鱼下锅炒,加入料酒、酱油、糖和适量的水烧开,盖上锅盖,中小火慢炖10分钟。

e. 最后收汁,加入鸡精调味,起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2. 香辣米鱼:

食材:米鱼、辣椒、姜、蒜、盐、味精、酱油、孜然、辣椒面、胡椒。

做法:

a. 把米鱼洗净备用,把姜和蒜切末,辣椒和孜然捣碎。

b. 起锅烧油,把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把煎好的鱼下锅炒。

c. 加入姜、蒜和辣椒孜然粉,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加入酱油、盐、味精、胡椒粉和适量的辣椒面。

d. 翻动收汁,起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二、清蒸鳎米鱼家常做法?

清蒸鳎米鱼的家常做法如下

鳎目鱼350g,油适量,盐适量,剁椒适量,葱适量,姜适量,蒸鱼酱油适量

做法:

1.将鳎目鱼洗净抹上盐腌制一会儿;姜切片,葱一部分切段,一部分切葱花。

2.盘子下面铺上姜片和葱段,将腌制好的鱼放上,上面再放上几片姜。

3.锅里水烧开,将鱼放入大火蒸8分钟,时间到后不打开锅盖再虚蒸2分钟。

4.将蒸好的鱼取出,拣出姜片,放葱花和剁椒,淋上蒸鱼酱油。

三、米鱼家常做法蒸法?

原料:

1,米鱼1条(1斤左右)黄酒2勺,盐半勺,蒸鱼豉油2勺,姜片,干辣椒适量。过程:1,杀好的米鱼洗净刮干净鳞片后,沥干水分,鱼身两面划几刀。

2,将料酒倒在鱼的表面,涂抹均匀,之后加入盐巴,继续涂抹均匀,姜片切丝,取一半塞在肚皮里,另一半放在鱼身上,静至10分钟左右,更好的入味。

3,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一定要大火将水烧开后,再放入鱼,(这样蒸鱼的关键)然后转中火慢蒸5-7分钟即可,关火后,别打开锅盖,鱼先不取出,利用锅内余温“虚蒸”5-8分钟后可出锅,在淋上蒸鱼豉油可以开吃咯。 

四、大鳎米鱼家常做法?

食材:

鳎米鱼一条、蒜瓣若干、姜适量、葱段适量、香菜适量、大料适量、花椒适量。

做法:

1、将鱼洗净,去腥线,并切成排骨块。

2、准备蒜瓣、姜片、葱段、香菜段。

3、热锅冷油,即放入几瓣大料,煸炒出香味。

4、放入蒜瓣、姜片煸炒出味,再放葱段。

5、加入一手勺料酒,两手勺的醋,半手勺酱油半手勺生抽(或一手勺生抽即可),一汤勺半的白糖,盐适量。

6、放入鱼段,盖盖小火焖15分钟。

7、大火收汤,边收汤边不断把汤往鱼身上浇。

8、最后出锅,撒香菜。

五、鱼米花生家常做法?

花生秘制新吃法,3分钟教会你特色小零食,一学就会好吃过瘾

以鱼皮花生为例:碗中放入糯米粉、红薯淀粉、泡打粉、盐、白糖,蜂蜜用温水化开,倒入糯米碗,边倒边搅拌,和成面团,揪一点面剂捏薄,放入花生收口,捏严后搓圆,依次做好所有鱼皮花生胚,锅中倒油,沿锅边下花生胚,待油温升高,晃动锅,小火慢炸至浮起,表面微黄时关火,用油温慢养至表面全部焦黄时捞出控油,晾凉即可。

六、鱼有哪些家常做法值得尝试?

我是四川人,好吃的那种

家里有鱼塘,爷爷和父亲是出售渔具的,从小吃鱼吃到大

会做水煮鱼、清蒸鱼、凉拌鱼、红烧鱼、酸菜鱼、鲫鱼豆腐汤、椒盐小鱼、家庭版烤鱼等,今天介绍一个简单好吃保准你能露一手的【水煮鱼】

上手简单(两次我就学会拿捏),拿得出手,大菜、好看好吃

01

准备阶段:

食材:草鱼一条(2-3斤食用口感最佳,其他鱼也可)

网络图片(临时无图,侵权删)

配菜:推荐易熟食材:嫩豆腐、金针菇、豆芽、千张(喜欢什么自己可以加、不加直接跳过)

辅料:葱、姜、蒜、白酒、生粉、泡椒(没有可买泡好的野山椒)、豆瓣酱、一点火锅底料(主要用到牛油)、生抽

厨具:大一点的汤盆

处理阶段:

鱼:

  1. 南方的朋友可以直接让热心的摊主开肠破肚去鳞后片鱼片,我是自己动手
  2. 腌鱼(处理重点):(1)处理好鱼之后先用清水泡血水5分钟,倒掉后再次加水洗干净(2)将葱切段、姜切片,加少许白酒,再稍加一点清水将去腥三件套和鱼拌匀,5分钟(3)再用清水清洗鱼避免有酒味,最后放盐、适量生粉裹上腌制8-10分钟入味

配菜:(不加直接跳过)少量配菜:清洗好后备用配菜较多:清洗好后用少量油炒至断生备用

辅料:将泡椒剁细、豆瓣酱剁细、姜蒜剁成末、火锅料切碎,集中一起备用;切葱段备用

烹饪阶段(腌鱼的时候可以操作,节约时间):

  1. 起锅烧油(吃鱼得多一些),热了之后放辅料中火慢慢炒香
  2. 准备开水(高汤更好、冷水也可)从锅边倒入,烧开之后调味放盐(比平时菜咸一点)、生抽少量,口味合适后烧制10分钟(腌制的鱼也好啦~)
  3. 先下鱼头2分钟后下鱼骨和配菜,一般大火三分钟后就熟了,用勺子捞出汤盆里,留一部分鱼汤
  4. 下葱段和鱼片,下锅因为有生粉,煮一分钟定型后轻轻推动鱼片均匀受热,一般两分钟即可
  5. 把鱼汤和鱼片倒或盛出放在鱼骨上面,撒上葱段,完成
网络图片,(临时无图,侵权删)

自己做也可以达到图片这个效果,斗胆使用

吃鱼阶段:

  1. 先盛一小碗鱼汤放碗里,一可以增加味道,二是可以保证鱼的温度
  2. 首先吃鱼片,细嫩滑鲜,刺少肉多
  3. 其次吃鱼骨,肉嫰无细刺,一吸全到嘴里
  4. 接着吃鱼头,入味不腥、脑髓口感极佳
  5. 最后鱼汤泡饭,碗底刮烂

备注:

  1. 因为晚上看到,比较临时,没有视频和图片,不过按照我的做法,绝对好吃
  2. 鱼好吃,注意鱼刺哦~

七、红烧鱼有哪些家常做法?

抖音上搜呀,到处都是

八、川菜麻婆鱼的家常做法是什么?

食材:黑鱼

调料:菜籽油、牛油、牛肉、蒜苗、大蒜、姜、葱、盐、味极鲜、郫县豆瓣、辣椒面、汉源花椒、料酒、胡椒、味精、红薯淀粉、土豆淀粉

制作步骤:

1.先来处理食材,做麻婆鱼,用草鱼、花鲢和黑鱼都可以。我个人是比较偏爱用黑鱼来做,肉质比较紧实,刺也相对较少。先把黑鱼用70度热水烫一下,这样就能很好地去除掉滑滑的粘液。

2.清洗后剁成麻婆豆腐大小的块,有点像太安鱼那样。然后加盐和料酒进去抓匀腌制5分钟,把血水逼出来,再反复冲洗几遍,干净后用手把鱼肉中残余的血水挤除掉。

3.接下来加盐、料酒、胡椒和几块拍烂的葱姜进去,按压出葱姜汁后抓匀腌制10分钟。然后捡除掉葱姜,加红薯淀粉进去抓匀。

4.准备配菜和配料。和麻婆豆腐一样,这道菜一定要准备点牛肉末,但不同的是一定要再准备一点牛油。把蒜苗拍一下,改刀切节,多准备一点姜蒜末,还有最灵魂的刀口辣椒碎和刀口花椒碎,刀口辣椒和刀口花椒的做法在水煮牛肉中有详细讲到。

5.接下来把锅烧热后倒油,家庭操作可以不用倒太多的油,分多次炸鱼,虽然时间多了点,但是油省了不少。大火七成油温下鱼块,刚下锅千万不要翻弄鱼块,否则肉容易烂掉。一定要炸到像太安鱼那样,鱼块金黄酥脆的时候再捞出来。这样看似焦黄的鱼块,其实包裹的是鲜美多汁的鱼肉,同时也不容易煮烂。

6.接下来重新起锅,倒入少量的油进去,中火四成油温,下入牛肉末煸炒,煸干水气,烹入一点料酒带走腥气的同时也增加了牛肉的香味。这时候下少量的盐增加底味,再继续煸炒到焦黄酥香后捞出备用。

7.把底油加热,再加入一勺牛油进去。加牛油烧制是这道菜的特点,能使成菜后香味浓郁。中火五成油温,下郫县豆瓣炒出香味,炒香后下刀口辣椒炒出香味和汤色。

8.接着倒入姜蒜末,炒香后加适量的水烧开。烧开后下入鱼块,烹入料酒,加盐和酱油调味,转成小火,开始微煮15分钟,让鱼肉在时间中慢慢地释放它的鲜味,同时焦酥的鱼块也慢慢变得嫩滑。

9.接下来转成大火加味精调味,分次勾芡推匀后下入蒜苗推匀起锅,最后撒上焦香酥脆的牛肉和无可替代的刀口花椒,成就最后的美食经典。

九、阿米家常鱼的做法?

用料:青鱼600克,金针菇120克,油豆腐70克,青辣椒50克,红辣椒50克,大蒜40克,大葱30克,生姜10克,八角1个,盐2克,料酒30克,生姜5克,玉米淀粉15克,生抽60克,蚝油30克,料酒30克,白糖3克,黄豆酱30克,鸡粉5克

做法:1、准备好所有食材,先将大葱切段儿,姜切丝,青辣椒和红辣椒切块,大蒜剥好后拍裂。

2、将60克生抽,30克蚝油,30克黄豆酱,30克料酒,3克白糖倒进碗中,调匀成一碗黄焖酱料。

3、金针菇洗净将根切掉备用,洗净处理好的青鱼切成段儿,放入5克姜丝,2克盐,30克料酒抓匀,腌制30分钟,腌制好后放入15克玉米淀粉抓匀。

4、起锅,锅中倒入足量的食用油,快没过鱼肉的量,油烧至7成热,将鱼块一个一个的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金黄后捞出控油。

5、另起锅,倒入少许食用油,烧热后放入葱,姜,蒜,八角炒香,倒入金针菇,油豆腐,鸡粉或者鸡精,炒匀。

6、倒入炸好的鱼块和调好的黄焖酱料,加入差不多能没过鱼块的清水,轻轻翻动一下鱼块,将酱料拌匀。

7、大火烧开,盖锅盖转小火煮10分钟,煮好后倒入青辣椒,红辣椒,大蒜,轻轻拌匀。盖锅盖焖1分钟,最后大火收汁即可

十、西米鱼的家常做法?

辅料

葱10g

姜5g蒜5g 酱油10ml醋10ml 白酒5ml食盐3g 花生油30ml

步骤1

塔米鱼去鳞及内脏洗净

步骤2

热锅下油,放入少许葱姜炝锅

步骤3

再放入塔米鱼两面煎一下

步骤4

加入酱油,醋,白酒,美极鲜,盐,清水炒匀

步骤5

大火烧开

步骤6

转小火盖盖炖10分钟,关火

步骤7

盛盘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