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豆腐是中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传统的汉族名吃。苦槠豆腐原料来自苦槠树的果实——苦槠子。通常来说,100克的北豆腐可以产生400千卡左右的热量,100克南豆腐可以产生250千卡左右的热量。苦槠豆腐热量大约在84.33千卡/100g。豆腐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低钠的食物,适合脂肪肝、胃癌、感染人群食用。
切成小块,冷水浸泡保存,随吃随取。
苦槠豆腐可以做成汤。锅里加水烧开,苦槠豆腐切小块放进去,烧一会儿,加油盐酱油调味,再加点葱花,喜欢辣的加辣椒就可以了,Q弹爽滑。
苦槠豆腐制作的方法:
苦槠子1斤去壳,放破壁机里加水打成浆,加水浸泡两天,期间一天换三四次水,表面的水倒掉,再加一点水搅拌均匀。锅里加少许水,烧开,加入搅拌均匀的苦槠浆,小火熬制,不停搅拌。搅拌成成糊状就可以了,倒进盆里冷却凝固。
苦槠豆腐又叫野果豆腐,或叫野实豆腐。苦槠豆腐红烧味道,营养都还不错。不过这些年市面上越来越少看到了。
工具/原料
more
原料:干苦槠豆腐若干块、肉馅适量、腌好的雪菜半小碗、干辣椒少量、大蒜5瓣、油适量、生抽适量、水适量、小葱末适量。
1/取所需的苦槠豆腐;
2/用冷水浸泡;
3/大约20-30分钟后,苦槠豆腐吸饱水,成海绵状;
4/将其切三角块,并备好其他材料(干辣椒掰碎、葱切末、蒜切片);
5/锅里的油热后,先煸炒肉馅;
6/肉馅变色后,加入蒜片和干辣椒碎炒香;
7/放入雪菜;
8/煸炒1分钟后,加入苦槠豆腐;
9/加少量生抽调味;
10/加适量的水;
11/略微炖煮一小会儿;
12/至苦槠豆腐变透明,撒葱末出锅即可。
13.美味又好吃干苦槠豆腐正宗做法完成开吃了。
干苦槠豆腐的做法:
材料:
1. 干苦槠豆腐 一块
2. 红葱头 适量
3. 辣椒 适量
4. 姜片 适量
5. 食用油 适量
6. 盐 适量
7. 生抽 适量
8. 糖 适量
步骤:
1. 干苦槠豆腐先用清水泡软,然后切成小块;
2. 红葱头、辣椒和姜片分别切成细末;
3. 热锅冷油,加入葱姜辣炒出香味;
4. 加入切好的干苦槠豆腐块煸炒几下;
5. 加入生抽、糖和盐,一起翻炒至均匀;
6. 最后倒入适量的清水,保持高温煮15-20分钟,直至汤汁被豆腐吸收为止。
干苦槠豆腐的吃法:
1. 煮汤。将干苦槠豆腐切块后加入汤中,搭配其他配料如肉片、海鲜、蔬菜等,煮出美味的汤品。
2. 炒菜。干苦槠豆腐煮熟后,加入炒菜中,搭配青菜、肉片等配料,制作出营养丰富的蔬菜炒饭或炒面。
3. 煲粥。将煮熟的干苦槠豆腐加入稀饭或粥中,搭配其他配料如肉丸、豆腐皮等,制作出美味的粥品。
4. 凉拌。将泡软的干苦槠豆腐切成薄片,拌入凉菜中,可搭配各种酱料制作出不同口味的凉拌菜肴。
答案是;
用料不同:
苦槠豆腐来自苦槠树的果实的苦槠子,一个个头挺小的带有深棕黑色硬壳的圆形小果实。
橡子豆腐是用天然橡子淀粉加水,充分加热搅拌,熬制出来的形状外观如豆腐的美食。
厚朴的功效有健胃消食、下气宽中、澡湿祛痰等;主要治疗湿阻中焦、胃与腹部胀满、食积气滞、便秘等症状。现代临床多用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生活上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痛眩晕、胸胁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荔枝味果肉具有补充能量、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状。另外,它具有的维生素C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而且它还具有消肿解毒、排毒养颜的功效。出现外伤出血的情况,吃一点荔枝可以有效地帮助止血。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次最好控制在0.25斤以内,有青春痘或慢性咽炎的人尽量不要吃。
三七能够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还可以提高记忆力,避免疲劳,对于肿瘤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经常服用三七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治疗高血压,调节心脑缺氧,治疗前列腺炎,保护肝脏,三七通常是研磨泡水服用,外敷用来止血,也可以用水煎服。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