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蒿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生长在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进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酱或做馅、做汤
白蒿属于菊科植物,多是做两年栽培的,高50到150厘米在回见,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微木质化,分枝比较多,茎枝上有白色的微柔毛,花果期在六月到十月之间。而柳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在50到120厘米之间。茎通常是单生的。它的花果期相对前者要晚一些,多是在八月到十月份之间。柳蒿的叶片无叶柄,全缘或者边缘有浅锯齿,上面为淡绿色,初期有白色柔毛,后期脱落,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片为狭卵形或者椭圆状卵形,很少有宽卵形,在花期将萎谢,中部的叶为长椭圆形或者线状披针形,上部的叶片较小为椭圆形或者披针形。
艾蒿的叶片上面有灰白色的短柔毛,且有白色腺点和小凹点,基生叶片有长柄,茎下叶为近圆形或者宽卵形,中部叶为卵形或者三角状卵形,上部叶为和前者类似,为椭圆形或者披针形。
柳蒿花的颜色为黄色。而艾蒿的花颜色为紫色。
黄花蒿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植物。它的学名是青蒿,常被用来治疗疟疾。除了治疟疾之外,黄花蒿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花蒿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黄花蒿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黄花蒿中的一些成分被证明具有抗肿瘤的效果,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此外,黄花蒿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
黄花蒿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调养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肝脏疾病。中医认为,黄花蒿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肝热、黄疸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湿气是中医常见的病理因素,很多疾病都与湿气有关。黄花蒿具有祛湿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湿气,改善湿气引起的不适症状。同时,黄花蒿还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黄花蒿可以镇痛止痒,对于皮肤疾病、湿疹、皮炎等引起的痒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黄花蒿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痒感。
黄花蒿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研究表明,黄花蒿中的一些化合物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细胞的杀菌能力。
除了上述的一些主要功效外,黄花蒿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与作用。例如,黄花蒿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抗疲劳,增加体力和精神活力;可以降血糖,对于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黄花蒿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但是,使用黄花蒿治疗疾病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在使用黄花蒿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因为误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与柳蒿芽相似的是芦蒿。
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分裂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花果期7-10月。
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
黄瓜柳浩呀拌凉菜相当好吃 黄瓜拍块,加入焯熟的柳蒿芽,加辣椒油 ,酱油 盐,白糖 ,醋做凉菜。
柳蒿芽
柳蒿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生长在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进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酱或做馅、做汤。
开花
柳嵩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较为粗大,侧根较多,茎杆单生,长度在50厘米到120厘米之间,且柳嵩芽的叶片呈现椭圆状卵形或宽卵形,边缘有少数锯齿,开花时花朵为椭圆形。
柳嵩芽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低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的河流旁、草甸、森林草原、沼泽等地生长,且植株的耐寒性强,可以忍受零度左右的低温,目前柳嵩芽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地。
养殖柳嵩芽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浇灌一次水分,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并在生长期,为柳嵩芽施加发酵的尿肥或者粪水肥,而且要每年为柳嵩芽松土2-3次,消灭田间的杂草,让柳嵩芽生长的旺盛。
红杆柳蒿芽好特别的鲜嫩蒿子味儿小,绿杆柳蒿芽蒿子味儿特别大,口感也不好,有些发柴,吃的时候还是吃红杆的好,虽然都是野菜,但是吃还是吃好的,里面的营养价值也不一样,肯定是紫杆的柳蒿芽价值非常高,这是春天的季节,可以吃到这些野菜,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
柳蒿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生长在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进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酱或做馅、做汤。
柳蒿芽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嫰茎叶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生长在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酱或做汤、做馅。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