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菜扣肉,干菜红烧肉!别的地方不知道,浙江很多地方都喜欢!可以说是一道非常好吃的菜!两者的搭配简直是绝配,肉夹着干菜特有的香味,干菜又吸收肉脂更加润口。家庭烧制量不会大,肉吃完后,干菜拿来拌饭,配稀饭很是不错!再谈酒店餐馆,本人曾从事这一行业过,餐馆基本都是批量制作,此菜前期加工时间不短,都是做成好之后,放冰箱,点菜后一份份烧(蒸)制!出菜快!此菜一个特点,若多次回锅后,尤其是干菜,香味变淡,干菜变烂,品相很不好看,餐馆绝大多数弃而不用!况且干菜价格本身也很便宜!一般一斤在十块钱左右,一斤可以烧很多菜的。最后如果家里烧制,干菜若有剩,可以烧几个家常菜,干菜炒苦瓜,干菜四季豆,干菜炖豆腐,大家可以试一下,味道还不错 算是充分利用吧……
应该不是指某一种植物,各地区的梅菜干会有区别的。我们湖南有用雪里蕻,有用白菜,有用芥菜类的做的各种梅干菜。希望对你有帮助
材料主料:腊五花肉,梅菜
配料:盐,姜,花椒
做法
1、锅中放油,温热时放入白糖(冰糖)炒至泡黄泡。
2、将锅中放入冷水+料酒+拍碎的生姜+花椒,放入蜡五花肉煮透。
3、大约30-40分钟后,将肉拿出泡入凉水。
4、另起锅,锅中倒入大量的油,烧至70度,将肉皮抹一层可乐,皮朝下,放入热油中炸,炸3-5分钟,取出放入冰冻的水中。
5、净肉切片,皮朝下放入斗碗。
6、将梅干菜泡至后,切碎,煸炒,炒干一些。
7、将梅干菜直接剩入放肉的碗中。8、放入蒸锅,锅40分钟。9、蒸好后反倒入另一个锅中,即皮朝上。
主料:扣肉适量,梅菜适量,姜适量
辅料:糖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
做法步骤:
1. 准备好材料,把扣肉切片皮朝下放在不锈钢碗里,扣肉上面洒一层酱油,洒一点点盐,洒一层白糖,白糖可以多放一点,再在白糖上面洒一点姜粒,全部都要铺洒均匀。
2. 最后把梅菜铺一层在扣肉上面,铺均匀一点(梅菜先洗一下把水分控干,再切成小粒)。
3. 我又在梅菜上面洒了一层白糖,糖可以多放一点,因为梅菜很咸。
4. 这个是蒸了三个小时的梅菜扣肉,完成了。
梅菜扣肉家常做法
食材:五花肉500g、梅菜适量
配料:葱、姜、料酒、老抽、豆腐乳、蚝油、五香粉
制作步骤:
1、将梅干菜提前泡好,挤干水分备用。
2、锅中倒入清水,将五花肉下锅,放入姜片、葱段,再倒点料酒,大火烧开,煮10分钟,撇去上面浮沫。
3、将煮好的肉捞出来,趁热在猪肉上倒点老抽,均匀上色。然后猪皮朝下浸泡在老抽中,泡10分钟再晾干备用。
4、碗中放入两勺豆腐乳,一勺料酒,两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耗油,少量五香粉,捣碎搅拌均匀备用。
5、锅中倒入油,油不用太多,将猪皮朝下放入锅中慢慢炸,煎至猪皮金黄酥脆,盛出来切成厚片。
6、将切好的肉片放入调好的酱料中腌制10分钟,让五花肉充分吸收料汁后盛出摆好。
7、将梅干菜倒入锅中炒一下,再倒入酱汁,稍微煮一下。然后将梅干菜放在猪肉上面,锅中加水中火蒸90分钟。
8、扣肉蒸好后将盆中扣在碗上面快速翻转过来倒出扣肉,即可。
选用层次分明的三层五花肉
步骤2
切成合适于自己碗大小的块,我600克猪肉分成两块
步骤3
凉水放入猪肉,加入1小段葱,2片姜,料酒1大勺焯水
步骤4
锅开后小火煮15分钟,用筷子基本可以叉透即可捞出
步骤5
用叉子给肉皮上均匀的扎上小孔
步骤6
用厨房用纸吸干肉皮的水分
步骤7
均匀的抹上一层老抽,给肉皮上色
步骤8
再涂抹上层蜂蜜,放到通风处吹干表皮
步骤9
梅干菜提前用凉水泡发洗净,沥干
步骤10
热锅凉油爆香4片生姜
步骤11
倒入沥干水分的梅干菜翻炒几下
步骤12
接着烹入料酒1大勺
步骤13
加入1个八角
步骤14
加入1大勺生抽,1/2大勺老抽,加入200毫升左右的开水
步骤15
加入10克白糖,盐1小勺,鸡精1/2小勺,梅干菜本来有盐分,所以盐加一点就够,可以尝尝梅干菜的味道,因为肉也要吸收盐分,要比平时的菜咸一些
步骤16
中火煮到锅内基本没有水分
步骤17
锅中热一锅油,油量要基本没过肉,油温7成热时候下入肉块
步骤18
如果炸到肉皮成焦黄颜色,肉皮冲下入锅大概炸30秒翻面,肉皮很快就上色了,翻面再炸到四周都焦黄即可捞出,
步骤19
炸好的肉块迅速放入凉水中浸泡
步骤20
泡上15分钟以上,肉皮起泡成虎皮状
步骤21
切4毫米左右的片
步骤22
码入碗中
步骤23
填满炒好的梅干菜,上锅大火蒸60-70分钟即可
步骤24
肉倒扣,滗出汤汁倒入锅中勾少许薄欠,再次浇到肉上即可食用
原料 五花肉 (750克) 梅干菜 (100克) 色拉油 适量 食盐 适量 八角 一枚 料酒 15毫升 生抽 30毫升 老抽 10毫升 水淀粉 适量 大蒜 两瓣 白糖 5克
1.将梅干菜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钟,再反复的冲洗干净至无泥沙,八角掰成小瓣,大蒜切碎
2.将五花肉洗净后切成大块,放入锅中煮至8成熟,将五花肉捞出,趁热在肉皮表面涂抹上一层老抽,并用竹签在肉皮上扎上密密麻麻的孔
3.将五花肉上的水分擦干,放入油锅中,肉皮朝下,炸至金黄色,肉皮爆起后捞出
4.将炸好的五花肉浸泡入冷水中,再分别切成1cm的厚片
5.锅中倒入少许油,放入八角和蒜末用小火煸炒出香味,放入梅干菜炒香,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白糖、盐和少许清水,盖上锅盖煮5分钟
6.将五花肉肉皮朝下整齐的码放碗中,把煮好的梅干菜填在上面,放入蒸锅中蒸约2个小时
7.取出梅菜扣肉,在面上覆盖一个盘子,双手按住上下碗盘,迅速将盘子翻个面,梅菜扣肉就反扣在了盘中,再将多余的汤汁滗出来倒入锅中,用水淀粉勾芡,淋在扣肉上即可
主料:
五花肉一块
咸菜一把
辅料:
豆瓣酱适量
生姜适量
胡椒粉少许
红烧酱油适量
料酒适量
蒜适量
蚝油适量
五香粉适量
糖适量
做法:
1. 五花肉焯水捞出备用。
2. 抹上一层红烧酱油和料酒腌制一会儿。
3. 锅中放油烧热放入五花肉翻炸,炸出多余油脂。
4. 炸好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
5. 把调料汁备好,姜蒜切成末,放入蚝油料酒胡椒粉五香粉豆瓣酱水白糖拌匀。
6. 五花肉切块,倒入调料汁和红烧酱油拌匀,还有把咸菜切碎备用。
7. 一块一块的铺好放入盘中腌制一会儿,再把咸菜放上面。
8. 用高压锅煮三十分钟左右即可。
9. 开盖,把它扣到一个大盘子里翻面
陆土根:梅菜和霉干菜的不同。
梅菜扣肉是广东梅州、惠州一带的客家菜,所谓“梅”,就是梅州的意思。所谓梅菜,实际上指的是大叶芥菜,可能因为在梅州一带较多,故冠此名。
有人将其和绍兴一带的所谓梅干菜混同,是常见的谬误。后者的正式写法,应当是“霉干菜”。
应该说霉干菜和梅菜不同,它不是一种蔬菜的名称,只是代表一种蔬菜的加工产物,他的原料有三种,白菜、油菜和芥菜,但是芥菜多用九头芥,也就是雪里蕻(雪菜),和梅菜并不一样,叶子没有那么大。
芥菜的做法很多,比如酸菜、咸菜,就都是芥菜做的,所以霉干菜和酸菜、咸菜的称呼是一类。霉、干体现的是芥菜经历了腌制、蒸晒,最终变成乌黑菜干的样子。
霉可以理解为霉黑,也就是发霉变黑。实际上霉干菜也有乌干菜、乌菜的别称,也体现了这一点。
值得指出的是,在绍兴菜中,腌和霉是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腌是腌制,仅靠食盐入味;霉是发酵,有真菌参与,例如绍兴的霉冬瓜就是“发酵”来的。
霉干菜实际上并未有发酵的“霉化”过程,因此实际上应该叫“腌干菜”,称之为霉,可能还是因为上文提到的乌黑色泽缘故。
正因为如此,在绍兴,霉干菜别称除了乌干菜、乌菜,更多的是直接叫干菜,例如鲁迅就曾在书信写到:“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们都很爱吃,”。
霉干菜的三种原料,以及其名不副实的名称,著名的绍兴文人周作人也注意到,他在《知堂谈吃》中明确指出:
“乡下所制干菜,有白菜干、油菜干、倒督菜之分,外边则统称之为霉干菜,干菜本不霉而称之曰霉,豆腐事实上是霉过的而不称为霉,在乡下人听了是很有点儿别扭的。”。
文中所谓倒督菜(即倒笃菜),就是指九头芥的芥菜干,至于说豆腐霉过而不称霉,应当是指称著名的“臭豆腐”。
并且文中也写成“霉干菜”,可见,霉干菜的正字并不是“梅干菜”。实际上,如果解释成梅干菜,“梅”这个字未免有点突兀。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里的“梅”通“霉”,就像“梅雨”通“霉雨”,是一种雅称,但实际上“黄梅天”中的梅原意就是指梅子,梅子成熟称黄梅,梅子成熟的时节,就是黄梅天。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是也。
“霉干菜”写成“梅干菜”,恐怕只是因为和广东的梅菜扣肉相混淆了,而这种混淆应当不超过五十年,原因是改开后,广东作为改革先行地,粤菜在全国范围都进行了强力输出。
这种影响力至今可以看到,例如在北京,“梅菜扣肉套餐”是常见的和“地三鲜套餐”“鱼香肉丝套餐”并列的快餐国民菜品。后两者分别代表了东北菜、川菜的影响。
今天的各个品牌的自热米饭、预制菜中,“梅菜扣肉”的存在感也很强。
霉干菜和梅菜,不仅产地、原料不同,加工方式也有差异。从字面意思也可以隐约看出来,霉干菜强调一个“干”,需要多次蒸晒成菜干,有所谓“三蒸三晒”,梅菜只有晒,没有蒸。
因此,无论是霉干菜还是加工后的梅菜,他们都可以认为是经历腌制、晾晒后的“芥菜干”。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梅菜、霉干菜与猪肉烹饪的做法也不同。的做法主要是“梅菜扣肉”,而霉干菜有两种,一种是“霉干菜焖肉”,另外一种是“霉干菜烧肉”。
前者和梅菜扣肉比较接近,都是先猪肉焖烧,然后取出上面置菜,一并蒸制,最后倒扣盘中,形成菜下肉上的形态,“扣”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两者的猪肉切法还是不一样,霉干菜焖肉中,基本是切成方形块状,但不太厚,便于覆盖霉干菜。而梅菜扣肉是切成大而薄的片状。
霉干菜烧肉则和红烧肉比较相近,肉也是切成方形块状,但可以更小更厚一些,相对随意,肉块和霉干菜混在一块。梅州则似乎没有梅菜烧肉这种做法。
两者在偏好上也有一定差异,霉干菜焖(烧)肉强调霉干菜本身,而梅菜扣肉更强调肉的味道。
这也可以从上面几张图中反映出来,霉干菜相对梅菜,菜更多而肉更少。
霉干菜和梅菜一般都是咸味为主,但也有甜一些的做法。腌制后的梅菜本就分甜、咸两种,梅菜扣肉一般采用咸梅菜,但偶尔也用甜梅菜。而绍兴的霉干菜烧(焖)肉往北流传到上海等喜欢红烧加糖的太湖平原一带,就也会变甜。
梅菜扣肉和霉干菜烧(焖)肉有没有联系?个人认为是没有的,虽然有人编出了苏轼的典故,认为他为官杭州,发配惠州,是首先将绍兴的霉干菜烧(焖)肉带到广东进行了改良,形成梅菜扣肉,但这更像传说。
不过,虽然是各自发展,但也不能完全说是巧合。实际上无论是绍兴,还是梅州,都很热衷腌制食物,所以出现类似的菜并不奇怪。
更广泛的说,此种腌制传统,也不局限于这两地。我们可以发现,在金衢、皖南、湘中南、闽西、赣南、川东,都有类似的“芥菜干”,他们的特点就是多在山区,食物并不丰沛,因此需要长期贮藏保存食物。
一、材料:五花肉 1000克 梅干菜 1小把 豆酱 1小勺 腐乳汁 2小勺 生抽 2小勺 白糖 1小勺 姜 2小块 葱 1小把 蒜 1头(整个) 冰糖 2大勺 料酒 1大勺 盐 1小勺 辣椒酱 1小勺(不喜可略) 十三香 1小勺 腐乳 1块
二、过程
1、将梅干菜反复清洗几遍,挤干水分,换干净的清水浸泡至咸味去除,捞出,挤干水(可尝一下,若有咸味还需再清洗、浸泡,直至咸味基本去除),切碎,放入炒锅,干炒,不放油,炒至梅干菜香味出来、水分基本被炒干,放入豆酱、腐乳汁、生抽、白糖拌匀入味,盛出备用
2、五花肉冷水下锅,煮去血水,捞出,切成约二指宽的肉块
3、炒锅放油,开大火,放入切好的姜、葱、蒜,翻炒出香味,放入五花肉翻炒至变色后盛出
4、将锅洗净,重新倒油,冷油放入冰糖,冰糖的量没过油或与油的比例为1:1,开小火,用锅铲炒开(和炒菜的方法类似,冰糖边炒边化),颜色接近棕红色、有泡泡冒出即可,再炒就过了,过了之后就变苦了
5、关火(油温太高,避免油星飞溅),倒入五花肉,快速翻炒,让糖色均匀地裹在肉块上
6、开火,放入料酒、盐、辣椒酱、十三香、腐乳,把五花肉炒至金黄色,可多炒几分钟,这样,五花肉本身的油会溢出一部分,做出的肉没那么油腻
7、将炒好的五花肉码入碗中,肉皮朝下,沿碗内侧码放整齐
8、放入梅干菜,用铲子稍挤压平整
9、放入电压力锅蒸约40分钟至肉酥(根据肉的份量调整蒸制时间),取出,将碗中汤汁倒入炒锅,若直接翻扣会洒出汤汁烫到手
10、取一个盘子扣在蒸碗上,同时翻转蒸碗和盘子,把蒸碗倒扣在大盘里
11、去掉蒸碗,将倒出的汤汁用水淀粉勾薄芡,浇在肉块上,撒上葱花,色泽金黄、浓香四溢的梅菜红烧肉做成了
12、酱红油亮,软烂醇香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