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山药糕
用料 山药(请选铁棍山药)100克;紫薯100克;绵白糖15克+15克;食用油1勺+1勺 做法
山药洗净蒸熟去皮,趁热碾成泥,加入适量白糖和少许食用油;紫薯洗净煮熟,去皮后过筛成泥,加入适量白糖和少许食用油;
将山药泥和紫薯泥等分成相同大小并搓成圆球,先用模具压入山药球,再压入紫薯球,脱模即可食用。
酥皮绿豆饼酥得掉渣渣
用料 油皮;中筋面粉235g;猪油80克;糖40克;水90克;油酥;低筋面粉180克;猪油90克;绿豆馅;去皮绿豆200克;水适量;糖100克;黄油40克 做法
将绿豆加适量水,用高压锅压10分钟
用不粘炒锅炒绿豆沙,加40g黄油,差不多的时候再加糖,出来豆沙馅大概有600g。
将油皮的料全部混合,用面包机揉到出膜,或者手揉。醒发30分钟。将油酥料混合,醒发30分钟。
将油皮分割成14g一个,盖上保鲜膜,防止干皮。将油酥分割成8g一个,盖上保鲜膜。
豆沙20g一个,油皮按扁,包上油酥,再压扁
用斡面杖斡长,翻过来,反面卷起,盖上保鲜膜松弛20分钟
再压扁,再斡长,再卷起,醒发20一30分钟
中间压一下,两边往中间推。滚圆
压扁,斡成饺子皮那样
绿豆沙馅放中间,利用虎口收起皮,然后稍稍按扁
放入烤箱180度,25一30分钟,表皮微微上色即可。
晾凉,然后用保鲜袋装起来保存。
掰开,层次分明,酥得掉渣渣。
炸鸡块是一道家常小吃,深受大众喜爱。下面是制作炸鸡块的详细步骤:
葱油拌面是家常小吃中非常传统的一道菜,下面是制作葱油拌面的详细步骤:
麻辣香锅是一道以各种食材为主料,加入麻辣调料烹制而成的家常小吃,下面是制作麻辣香锅的详细步骤:
以上是家常小吃的几种常见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家常小吃制作简单,口味丰富,是不少人的最爱。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创造出更多美味的家常小吃。
谢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这份家常小吃的做法大全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
麻辣烫作为中国传统的小吃,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受欢迎。它的特点是麻辣口味,配上各种食材,非常开胃。制作麻辣烫的材料主要有豆瓣酱、香辣椒、火锅底料等。下面是麻辣烫的制作步骤:
糖醋排骨是一道非常经典的中式烹饪菜肴,口感鲜嫩,又甜又酸,十分开胃。下面是糖醋排骨的制作步骤:
煎饺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小吃,外酥内嫩,口感十分美味。下面是煎饺的制作步骤:
......(接下去还有其他小吃的制作步骤,以此类推)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这些经典家常小吃的做法大全能够为您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帮助和灵感。无论是招待客人,还是家庭聚会,这些美味的小吃都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
主料:鸡胸肉200克,菠萝100克,青椒1个
辅料:番茄沙司2大茶匙,白醋1茶匙,白糖2大茶匙,淀粉1/2茶匙,老抽少许,料酒1/2茶匙,胡椒粉少许,食盐少许,姜3片
菠萝鸡片的做法步骤:
1.姜切片、青椒去籽切成菱形片,鸡肉切成片,放入碗中,加入食盐、胡椒粉、料酒抓匀腌渍几分钟。
2.腌渍好的鸡胸肉里放入两大匙面粉和两大匙玉米淀粉,加入适量水调成合适的糊状。
3.油烧到六成热,一块一块投入锅里炸透,炸到这个程度就可以捞出。油温拉高到八成热,丢下去复炸。
4.金黄后迅速捞出。提前准备一碗芡汁:两大匙番茄沙司、两大匙白糖、1茶匙白醋、几滴老抽、1/2茶匙淀粉、加入适量淀粉调匀成料汁。
5.锅中放底油,放入姜片爆香,倒入调好的芡汁小火炒制。炒至芡汁明亮浓稠。
6.放入炸好的鸡肉和青椒大火快炒,翻炒至芡汁裹匀,放入菠萝,继续大火快炒,直至芡汁都均匀裹在食材上即可关火盛出。
1. 准备原料。
2. 山楂洗净,切成两半,去核。
3. 入锅,加入清水没过山楂。
4. 挤入少许柠檬汁,搅拌均匀,开中火,煮熟。
5. 捞出放入筛网,用木勺挤压。去除剩下的果皮和果核,留下碗中的果糊,将果糊倒入锅中。
6. 在果糊中,加入冰糖、白糖,开中小火,边加热边搅拌,煮至捞起,能挂糊在木勺上,果糊流动性差的状态。
7. 捏成球状,装盘,放入冰箱冷冻成型(冷冻30-60分钟,定型即可)。
8. 倒沸水入糯米粉中。
9. 和成面团,取小块捏成中间薄,周围厚的面皮。
10. 从冰箱取出山楂馅,包入,左手托着,右手往里收,搓圆。
11. 烧水,水开后放入汤圆,煮至全部浮起。
12. 装碗,撒入一些干桂花,开吃。
山东小吃家常菜有德州扒鸡,将鸡肉加上烤肉酱等,再拿去烤箱烤,出来味道特别香。
紫薯蛋花汤,
1.紫薯蒸熟捣成泥,趁热加入木薯粉,搓成小丸子。
2.水开下入紫薯丸子,煮至全部飘浮起来。
3.倒入米酒。
4.打两个鸡蛋倒入锅中关火。
5.喜欢吃甜的可以加些冰糖,我喜欢原味儿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健康,甜点小吃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美食。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一些家常甜点小吃的做法大全,让大家轻松在家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甜点小吃。
在制作甜点小吃时,要注意选择健康的食材,如新鲜水果、低糖面粉、天然糖分等。同时,也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肥胖等问题。
红豆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家常甜点,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首先将红豆浸泡一晚,然后煮至软烂,加入适量的糖和油,搅拌均匀即可。如果想要更加细腻的口感,可以过筛一遍红豆沙。
芝麻汤圆是中国的传统小吃,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甜点之一。将糯米粉和成面团,包入黑芝麻糊,然后煮熟即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桂花酱等调料。
水果布丁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的甜点,口感细腻、味道香甜。将新鲜水果切成丁,加入牛奶和糖,搅拌均匀后放入烤盘中烤制即可。
巧克力蛋糕是一种口感丝滑、味道浓郁的甜点。将面粉、可可粉、糖、鸡蛋等食材混合搅拌后倒入烤盘中烤制,最后撒上巧克力豆即可。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甜点小吃,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味做法。无论是自己享用还是送给亲朋好友,家常甜点小吃都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家常美味小吃的做法。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还是闲暇的周末,这些简单易做的小吃都能为您带来美食的享受。
糖醋排骨是一道非常经典的中式小吃,口感酸甜可口,香气扑鼻。制作糖醋排骨的做法非常简单。首先,将排骨焯水煮熟,然后将其沥干备用。接下来,将锅中放入少许油,加入葱姜蒜炒香。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和醋,翻炒均匀。最后,放入煮熟的排骨炒匀即可。
麻辣小龙虾是一道吃上瘾的美味。制作麻辣小龙虾的做法也非常简单。首先,将新鲜的小龙虾焯水煮熟,然后用冷水浸泡片刻,去除腥味。接下来,将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加入葱姜蒜爆炒出香味。随后,放入豆瓣酱、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翻炒均匀,再放入少许料酒提味。最后,将煮熟的小龙虾放入锅中翻炒,使调料均匀裹在虾身上。炒熟后,撒上葱花和香菜,即可食用。
葱油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传统糕点。制作葱油饼的方法简单易行。首先,将面粉和适量的水搅拌成面团。接下来,将面团醒发片刻。然后,将发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均匀涂抹上葱油。将薄片卷起,再用擀面杖擀平。最后,将平了的面片放入平底锅中煎熟即可。
酸辣粉作为一道地道的重庆小吃,既方便又美味。制作酸辣粉的过程非常简单。首先,将干粉面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放入碗中备用。接下来,准备一些配菜,例如豆芽、粉丝、辣椒等。最后,将配菜放在粉面上,加入适量的调料,如醋、辣椒油、花椒粉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糖醋土豆丝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川菜小吃,酸甜可口,口感独特。制作糖醋土豆丝的方法简单易行。首先,将土豆切成细丝,加入些许盐拌匀,腌制片刻。然后,将腌制好的土豆丝用清水冲洗干净,控干备用。接下来,将锅中放入适量的油,将腌制好的土豆丝放入锅中炒至变软。最后,加入适量的白糖、醋和适量的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红烧肉是一道家常菜,也是许多人的最爱。制作红烧肉的做法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味道非常美味。首先,将猪肉切块后焯水,去除血水。然后,将焯水后的猪肉用冷水冲洗干净,备用。接下来,将锅中放入些许油,加入糖炒至溶解,并放入葱姜蒜炒出香味。随后,将猪肉放入锅中翻炒,使其均匀上色。最后,加入适量的料酒、酱油、冰糖和适量的清水,炖煮至肉烂、汤汁浓稠即可。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家常美味小吃做法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做菜的灵感。这些小吃都能在家中轻松制作,既经济又美味。烹饪的乐趣就在于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口味和调料。祝大家做菜愉快,享受美食的同时也珍惜美好的时光。
面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北方的炸酱面、南方的过桥米线还是西部的拉面,家常面小吃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做法。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家常面小吃做法,让您在家也能品尝到美味的面食!
酸辣粉是一道以螺蛳粉为基础的经典小吃,口味鲜美,香辣可口。制作酸辣粉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螺蛳粉、辣椒油、蒜末、花生碎、香菜等。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酸辣粉制作简单,味道鲜美,是一道适合冬季食用的美食。
水饺是中国面食中备受喜爱的一种品类,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制作手工水饺的做法:
手工水饺制作麻烦,但是口感鲜美,是中国传统年夜饭的必备佳肴之一。
炸酱面是中国传统的一道名吃,尤其在北京地区非常受欢迎。炸酱面的特点是面条筋道爽滑,配上香味十足的肉酱,色香味俱佳。下面是炸酱面的制作方法:
炸酱面色香味俱佳,是一道适合全家人共享的美味佳肴。
担担面是一道以辣椒酱和花椒油为主要调料的四川特色小吃,口感麻辣,非常开胃。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担担面做法:
担担面风味独特,麻辣开胃,是四川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一道特色小吃。
鱼香肉丝拌手撕面是一道将传统川菜鱼香肉丝与面食相结合的创新菜品。下面为大家介绍具体的做法:
鱼香肉丝拌手撕面口感丰富,鱼香味浓郁,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家常面小吃。
以上就是几种简单易学的家常面小吃做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喜欢面食的朋友们。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调整配料和调料的用量,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口味。祝您做菜愉快,美食享受!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