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柳蒿,学名“红柳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菊科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常年生长在山地草场、路旁草丛和田野间。紅柳蒿的药用部分为全草,采摘后经过晒干或鲜用,可以入药。
紅柳蒿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止痛等。它常被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喉痹、风湿关节痛等症状。此外,紅柳蒿还被用于中毒、外伤出血等情况的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紅柳蒿的用途不仅局限于中药治疗,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行业。
尽管紅柳蒿具有诸多良好的药用特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首先,过量使用紅柳蒿可能引发中毒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其次,部分人群对紅柳蒿过敏,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呼吸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紅柳蒿前需谨慎。
紅柳蒿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明显的药用效果,然而在使用时需遵医嘱,控制用量,对于存在过敏反应和过敏史的人群要慎重使用。希望本篇文章为您解答了关于紅柳蒿的一些疑问。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柳蒿又名芦蒿、蒌蒿、水蒿、柳蒿、泥蒿等,中国古书称蘩、蔏、皤蒿、旁勃等 ,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北部,丛生于湖泽江畔。芦蒿的主要用途是作蔬菜,采其嫩茎食用,一般4月至6月应市。中国古籍诗经、左传、尔雅等书中即有记载,其后历朝诗文中亦是常见,以苏轼“蒌蒿满地芦芽短”一句最为有名。也可为药用,其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味甘。
白蒿属于菊科植物,多是做两年栽培的,高50到150厘米在回见,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微木质化,分枝比较多,茎枝上有白色的微柔毛,花果期在六月到十月之间。而柳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在50到120厘米之间。茎通常是单生的。它的花果期相对前者要晚一些,多是在八月到十月份之间。柳蒿的叶片无叶柄,全缘或者边缘有浅锯齿,上面为淡绿色,初期有白色柔毛,后期脱落,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片为狭卵形或者椭圆状卵形,很少有宽卵形,在花期将萎谢,中部的叶为长椭圆形或者线状披针形,上部的叶片较小为椭圆形或者披针形。
艾蒿的叶片上面有灰白色的短柔毛,且有白色腺点和小凹点,基生叶片有长柄,茎下叶为近圆形或者宽卵形,中部叶为卵形或者三角状卵形,上部叶为和前者类似,为椭圆形或者披针形。
柳蒿花的颜色为黄色。而艾蒿的花颜色为紫色。
蒿柳(学名:Salix viminalis E. L. Wolf)是杨柳科柳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绿色,枝无毛,或有极短的短柔毛,叶线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0.5-1.5(2)厘米,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稍有短柔毛,下面有密丝状长毛,有银色光泽,叶柄有丝状毛,花序先叶开放或同时开放,无梗,雄花序长圆状卵形,苞片长圆状卵形,雌花序圆柱形,苞片同雄花,花期4-5月,果期5-6月。
白蒿不是柳蒿。
白蒿为一、二年生草本。主根单一,垂直,狭纺锤形。茎单生,直立,高50-150厘米,细,有时略粗,稀下部稍木质化,基部直径可达2厘米,纵棱明显,分枝多;茎、枝被灰白色微柔毛。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形,两面被微柔毛,长4-8(-13)厘米,宽3-6(-1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稀为深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羽状全裂或深裂,基部侧裂片常有第三次分裂,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0毫米,宽1-1.5(-2)毫米,有时小裂片边缘有缺齿,先端钝或渐尖。
是的蒌蒿属于菊科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别名泥蒿,芦蒿,水蒿 营养非常的丰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采摘蒌蒿食用的习惯,就比如蒌蒿炒香干、蒌蒿炒腊肉等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名菜。此外,蒌蒿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在很多医药典籍里都有关于食用蒌蒿养生的相关记载
藜蒿一般指芦蒿,藜蒿为菊科蒿属植物 。嫩茎叶、根状茎,也叫蒌蒿、水艾、水蒿等。藜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藜蒿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
柳蒿是菊科蒿属植物。柳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20厘米,多见于低海拔或中海拔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路旁、河边、灌丛及沼泽地的边缘,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其根系粗大,萌蘖力强,耐干旱,可作防风、固沙的辅助性的植物。
芦蒿也称黎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
柳蒿(学名:Artemisia integrifolia Linn.)是菊科蒿属植物。柳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20厘米,多见于低海拔或中海拔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路旁、河边、灌丛及沼泽地的边缘,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其根系粗大,萌蘖力强,耐干旱,可作防风、固沙的辅助性的植物。
蒿柳用敌草隆、西玛津、氟乐灵、除草剂1号、莠去津、除草醚扑草净
蒿柳树地用的灭草药有敌草隆、西玛津、氟乐灵、除草剂1号、莠去津、除草醚扑草净其杀草谱广,每亩(667平方米)用25%可湿性粉剂200克~300克,拌细土40公斤~60公斤,均匀撒于树苗行间,处理后3个月不需要人工除草,注意毒土不能与树苗接触。敌草隆可与除草醚、扑草净等混用,以扩大杀草范围,沙性土壤的用药量应酌减。
材料:柳蒿芽 适量、盐少许
做法:
1、沸水中加少许盐,下洗净的柳蒿芽快速焯水,捞出后,浸入冷水。
2、由于柳蒿芽苦味较重,需二次焯水、过凉,挤去水分,备用。
3、制作柳蒿芽炖排骨,柳蒿芽切碎。
4、将焯水过的排骨沸水下锅,煮开后加一勺糖,帮助炖煮,醋味挥发后盖上盖子,大火煮炖。
5、放入提前煮至半熟的芸豆。排骨炖至接近脱骨状态时,下柳蒿芽。小火炖半个小时。撒上一些盐,出锅。
6、制作柳蒿芽炸丸子,土豆擦丝。土豆丝中加面粉、白胡椒粉、生粉。
7、倒入切碎的柳蒿芽。
8、加入蛋清搅拌均匀。
9、热锅起油,烧至五六成热。
10、取适量馅团成丸子,下锅。丸子炸透后捞出,完成。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