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瓦罐肉饼汤:鸡蛋肉饼汤、香菇肉饼汤、皮蛋肉饼汤、墨鱼肉饼汤、桂圆肉饼汤、雪梨肉饼汤、鹌鹑蛋肉饼汤。
2:瓦罐排骨汤:莲藕排骨汤、墨鱼排骨汤、海带排骨汤、香菇排骨汤、茶树菇排骨汤、芋头排骨汤、花生排骨汤、玉米排骨汤、山药排骨汤、冬瓜排骨汤、豆腐排骨汤、草菇排骨汤、猴头菇排骨汤、苦瓜黄豆排骨汤。
3:瓦罐鸡汤系列:天麻乌鸡汤、海带鸡汤、人参鸡汤、鸡腿汤、萝卜鸡汤、鸡杂汤、香菇鸡汤、冬菇鸡脚汤、西洋参乌鸡汤。
4:瓦罐鸭汤系列:茶树菇老鸭汤、香菇鸭块汤、海带鸭块汤、墨鱼鸭块汤、鸭腿汤、鸭杂汤、灵芝金针老鸭汤。瓦罐猪杂汤系列:黄豆猪手汤、红枣莲子猪肚汤、杜仲猪腰汤、莲子猪心汤、莲子猪肺汤。
5:瓦罐滋补汤系列:天麻川芎乳鸽汤、淮杞鹌鹑汤、巴戟海龙瘦肉汤、杜仲牛鞭汤、白果杏仁猪脑汤、首乌莲须鸡蛋汤、杏仁桂圆鹌鹑汤、淮杞甲鱼汤、杏仁川贝甲鱼汤、淮山芡实老鸽汤、胡椒猪肚汤。煨甜汤:冰糖雪梨汤、银耳莲子汤、红豆花生汤、冰糖绿豆汤、川贝豆腐汤。
以肉丸瓦罐煨鸡汤为例,制作方法如下:主料:鸡肉500克,糯芋头500克辅料:生姜适量,香葱适量,食用盐适量,胡椒粉适量 ,食用油适量步骤一、鸡肉剁成小块,生姜洗净切片,香葱洗净切细粒备用。步骤二、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烧热,加入生姜片爆香。步骤三、加入鸡块翻炒。步骤四、翻炒至鸡肉变色后倒入瓦罐中。步骤五、瓦罐中加入适量的温开水,大火煮开后转文火慢煨半个小时分钟。步骤六、准备好糯芋头。去皮,洗净,切滚刀块。步骤七、芋头倒入瓦罐中,大火煮开,小火煨炖半个小时分钟。步骤八、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搅拌均匀。步骤九、加入适量的葱花后关火。步骤十、盛入碗中,制作完成。
1,瓦罐煨汤
瓦罐煨汤,又名民间瓦罐煨,1994年名称由民间饭庄所取,江西省民间传统煨汤方法,以瓦罐为器,精配食物加以天然矿泉水为原料,以硬质木炭火恒温传统式六面受热,煨制达七小时以上。
2,瓦罐鸡汤
瓦罐鸡汤,是一道名吃,属于湖北菜。此菜香味浓足、口感酥鲜,营养丰富。
3,老鸭汤
老鸭汤是一道安徽沿江的特色传统名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活老鸭、精盐等。汤汁澄清香醇,滋味鲜美,鸭脂黄亮,肉酥烂鲜醇。
4,香菇鸭汤
香菇鸭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浙菜系。营养丰富。以鸭肉,干贝丁,香菇,精盐、味精、芝麻油等制作而成。
5,南昌煨汤
南昌煨汤,又名南昌瓦罐汤。尤以南昌民间饭庄最为有名,是江西南昌地区的特色名菜,完全采用民间传统的煨汤方法。
主辅料:
土鸡2/3只、生板栗300g、干百合50g、枸杞20g、生姜数片、盐8g、黄酒适量
做法:
1、鸡块凉水下锅,焯水以后捞出,放入炖锅内,一次加满水,然后加适量黄酒,几片生姜,大火烧开转小火
2、干百合洗净备用
3、板栗去皮洗净备用
4、鸡汤炖一个半小时以后加入板栗,干百合继续小火炖一个半小时
5、关火前十分钟放入洗净的枸杞,加盐略煮即可
材料:
1.瘦肉(500克)
2.猪骨(500克)
3.姜片(适量)
4.枸杞子(适量)
5.淮山(适量)
6.红枣(适量)
7.莲子(适量)
8.百合(适量)
9.菜心(适量)
10.清水(适量)
11.盐(适量)
步骤:
1.将瘦肉和猪骨清洗干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
2.将瓦罐放入水中浸泡1个小时以上。
3.将瓦罐取出,将瘦肉和猪骨放入瓦罐内。
4.加入适量的清水,淹没所有材料。
5.加入姜片,枸杞子,淮山,红枣,莲子和百合。
6.放入瓦罐盖,用大火烧开。
7.将火调至中小火,慢慢煨煮2-3小时,直到肉烂骨化。
8.放入菜心,再煮10分钟左右。
9.加入盐调味即可。
一般是先用大火将瓦罐内的汤烧开,再用小火将汤煨熟。
一罐汤煨约4~5小时后应“翻坛”,即把瓦罐调换一下位置,以免瓦罐因接近火力大的位置而被煨干汤汁。
瓦罐鸡汤的做法步骤
生姜,黄花,红枣,香菇各适量。
炒锅倒入适量的油,烧至八成热时,下入姜片。
两斤左右土鸡一只,切小块,下油锅爆炒。
装入瓦罐,将黄花香菇等香料泡发洗净后加入,注入清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煨制3小时左右。
起锅时加入盐,胡椒调味。
汤汁金黄,肉质肥美,绝对会让你喝上一口就欲罢不能。
原料
制作瓦罐煨汤的用料很广泛,鸡、鸭、牛肉、猪肉、海产品、竹笋、菌类、豆制品等均可。但是尽量不要选用海产品,因为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原料的口感已经尽失,等于“浪费”了这种食材。
不论选择什么原料,新鲜是最重要的一个选料标准。很多酒店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冰冻或者冰鲜原料,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会影响汤汁的口感和香味。
在原料搭配方面其实很简单,只要注意“荤素搭配”即可。前面提到,正宗的瓦罐煨汤不像广东的老火靓汤那样,配料复杂。比如莲藕配排骨、木瓜配排骨、老鸭配笋尖、黄豆配猪脚,简单搭配就可以不无需其他原料和药材。
调料
调味时只要盐和花椒粒就好,其他调料统统不要。如果汤汁味道不够鲜美,也可以加入少许味精调味。调料要跟原料一起放入瓦罐内,而不是最后调味。
用传统法制作瓦罐煨汤,很多厨师会添加葱结,不过现代厨师基本不愿意添加,因为经过长时间加热,葱结已经熟烂得“面目全非”,直接影响到客人的食欲。
解析煨汤制作六大关键:
1、原料清洗不焯水
为了保证原料的鲜味和风味都能全部融入水中,所以一般只进行改刀和清洗处理,不能焯水,或者长时间浸泡。
2、水量九成满
一般,很多厨师认为水加到瓦罐的八成满为宜,这种说法实际并不准确,将水加到瓦罐的“颈部”,也就是九成满才是最正确的操作方式。加水太多,汤沸后产生的水蒸气很容易就将锡纸顶开,影响汤的风味;加水太少,经过5-6个小时的加热后,汤受热蒸发,汤量太少。
3、锡纸封口要紧
在封口时,锡纸一定要扎紧。如果扎不紧,水烧开后就会将锡纸顶开,只要出现一点缝隙,木炭的烟味都会融入汤内,影响汤的口感和风味。另外,锡纸的正面一定要朝上,因为正面耐热性更强一些。用锡纸封好口后,盖紧瓦罐盖。
4、木炭燃着即入缸
木炭点燃后立即放人缸内,然后接着放人瓦罐。如果缸内温度太高再放入瓦罐的话,每罐汤的温度会产生差别,影响后面的操作。
5、火候控制先大后小
瓦罐放人瓦缸内后,木炭才刚刚开始燃烧,所以一定要先用高温加热,使之燃透,这也给了瓦罐一个慢慢升温的过程。如果瓦罐瞬间受到高温“侵袭”,很容易碎裂。在经过了90分钟的高温加热后,瓦缸内部的温度才能达到180度,而瓦罐内的汤汁的温度达到了100'C,这时原料内部的呈鲜物质被“逼”出。之后,改用小火加热,保证汤处于“小沸腾”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出缸。
6、大火变小火罐位调整
前面我们提到,虽然选择了合适的瓦缸,缸内的温度也比较均衡,但是从细微来看,缸内的温度还是略有差别的。为此,我们要在缸内温度达到180℃时,进行“翻缸”。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瓦缸都是四层的,用温度计测量得知,最上层与最下层的温度是最高的,所以加热一段时间后,我们要进行翻缸,翻缸的方法是将缸顶第一层的瓦罐与第二层的交换,同时将瓦罐旋转180度。同样,最下面两层的瓦罐也要对调,并旋转180度。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