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味甘苦,性凉无毒。
功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主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肿毒。
功效分类
健脾补肺药;行气利湿药;舒筋活络药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产地未切片者,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本品为圆形厚片,皮部狭窄,易撕裂,纤维性;木部宽广,淡黄色。周边灰黄色或棕黄色。质坚硬。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理作用
五指毛桃根煎剂、乙醇提取物、乙醇回流后残渣的水提取物,分别给小鼠灌服对氨水喷雾引起的咳嗽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试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亦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含氨基酸、糖类、甾体、香豆精等。
【功效】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
【科属分类】桑科
【主治】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之功,岭南地区的中医或少数民族民间医生常用于治疗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带下、产后无乳、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等症。
一般广东地区都用此种药材来和排骨等鲜肉来煲汤,具有去暑,化湿的作用
五指毛桃为岭南常用草药,以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的根入药, 其性平,味甘、辛,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之功,用于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风湿痹痛、产后无乳等症。此外,五指毛桃又是一食药同源的植物,在广东地区民间用来煲汤。近年来,五指毛桃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引起了药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他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并证实补骨脂素为五指毛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抑制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五指毛桃,别名佛掌榕、粗叶榕,《广州植物志》广东通称“五爪龙”,又名五爪毛桃、五爪牛奶、土黄芪、南芪等。植物形态,小灌木或小乔木,全株茎果皮叶含乳液,根皮有香气。其成份:含有机酸、氨基酸、三萜、生物碱、香豆精等。《中华药典》记载,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微温,其功能:具有益气补虚、行气解郁、壮筋活络、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等功效。[1]
五指毛桃属桑科植物,广泛分布粤北山区上,自然生长于深山幽谷中,因其叶子长得象五指,而且叶片长有细毛,果实成熟时象毛桃时而得名,气味辛甘,性质温和,香气四溢,一般采集后凉干,食用时先取小部分用清水洗净,用冷水再浸十五分钟即可以与猪排骨、鸽子等煲汤,用小火慢煲,时间越长越好,使用明火,效果更佳,煲出的汤有椰奶香味。本品具有平肝明目,滋阴降火,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等作用。不论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干燥全草,又名藿香。别名土藿香。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广蕾香是我国著名南药之一,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引入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有千余年历史(自宋朝引种栽培),主产地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是藿香正气丸的主要成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也有野生分布,现在有提取藿香油做中成药。藿香引种在黄土高原上长的很好,利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我国广东省广州市郊石牌,高要、肇庆、海南省万宁、云南临沧等地区均有传统栽培,其中牌香叶大,主茎矮,质较结实,药用最佳,广藿香酮为其特有的抗菌成分。陈仁山《药物出产辩》云:“藿香产广东,以番禺、河南宝岗、喃唔庄、石牌为好,肇庆六步为肇香,次之,琼州所产者为南香,更次。”由此可见,广藿香不仅在广东省的栽培历史悠久,而且牌香也是公认的质量最优的广东地道药材。广藿香是广东地道药材,长期以来,广州、高要、肇庆、湛江等地均有传统栽培,目前市场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