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黄米1000g、蜜枣、芸豆适量、粽叶适量、马莲适量。
2、准备好的大黄米,大黄米包粽子也是要泡米的,大黄米浸泡后更粘糯。提前一天冷水浸泡上,注意每隔3小时左右换一次水,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包出来的粽子才粘糯。
3、芸豆洗净,提前冷水浸泡上,更容易煮熟。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下入芸豆煮熟即可,千万不要煮烂,豆子破了就不能用了。
4、买回来的粽叶和马莲用水浸泡1小时左右,浸泡软了以后用牙刷将粽子叶两面刷洗干净,然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粽子叶和马莲,大火烧开,煮10分钟左右,这样煮出来的粽叶韧性好还干净,包的时候不容易破裂。
5、包粽子,取一片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如果想包的粽子大一点可以用2片粽叶错开一起折叠成漏斗形状,底下装一些米,中间放上蜜枣,上边再放上大黄米。将最上层的大黄米整理平整,把多余的粽叶按下去,覆盖住顶部的大黄米,把多余出来的粽叶折叠一下,扣回来,手握紧了,用马莲捆扎起来。需要注意的是米和馅料不要装得太满。
6、再包芸豆馅,包法是一样,芸豆和米粒放在一起拌匀,直接包就可以了。
7、全部包好以后,码入电压力锅内,需要提醒的是煮粽子,装锅最重要,角角相扣一定要码紧,防止随着水上下翻动而漏米成粥,码好后如果有空间最好坐屉上面压一大盆水,通常烧开后大火半小时,小火1小时即可,视粽子大小而定,这样煮出来的粽子非常非常紧实哦。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许多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一些特别的食物来庆祝,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黄米豆沙粽子。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道美味佳肴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将黄米和糯米混合洗净后,浸泡于清水中约4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第二步:将泡发后的黄米和糯米进行蒸煮,直到米粒酥烂。取出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第三步:将红豆沙加入一定量的糖,搅拌均匀,制成红豆沙馅。
第四步:取一片竹叶,将其折叠成漏斗状,然后放入适量的黄米糯米饭。
第五步:在饭上加入一定量的红豆沙馅,然后再加入一些黄米糯米饭,将其封口。
第六步:用细绳将粽子包扎牢固,并确保粽子的形状完整。
1. 黄米和糯米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黄米的加入可以增加粽子的香气。
2. 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以充分吸收水分,煮制后更加粘稠。
3. 制作红豆沙馅时,加入适量的糖可以调整甜度,但不要过于甜腻。
4. 包粽子时,用竹叶形成漏斗状可以使粽子内部的馅料更加均匀。
5. 细绳的使用要牢固可靠,以免粽子在煮制过程中散开。
将包好的黄米豆沙粽子放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加入适量的盐和姜片。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3小时。
取出粽子后,剪掉细绳,打开竹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品尝时,外层的糯米饭香糯可口,内部的红豆沙馅甜而不腻,回味无穷。
在端午节这一天,和家人朋友一起品尝黄米豆沙粽子,共同感受传统的美味与情感的交流。这道古老的佳肴将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1.
盆子里面放入1000毫升的水,接着放入小黄米150克,浸泡三个小时。
2.
接着准备红枣150克,如下图所示。
3.
然后再准备粽子叶150克。
4.
拿出一张粽子叶15克,如下图所示。
5.
里面放入小黄米45克,红枣5克。
6.
接着再用手捏成三角形状。
7.
然后再用绳子在中间缠绕一圈。
8.
接着再系上死结,粽子就包好了。
9.
锅中放入1000毫升的水,接着加入小黄米粽子500克,用小火煮60分钟即。
10.
60分钟以后直接捞出,如下图所示。
11.
接着拿出小黄米粽子50克,直接剥开即可,成品图。
主料
大黄米
400克
蜜豆
200克
辅料
鲜苇叶
适量
步骤
1.准备大黄米。
2.取适量的大黄米放入盆中。
3.准备蜜豆。
4.大黄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
5.蜜豆取出放在小碗里。
6.苇叶,洗净,取2张。
7.将浸泡好的大黄米放在折好的苇叶里,再放一些蜜豆。
8.上面再盖一勺大黄米。
9.然后将苇叶顺着卷好,用线绳缠上。
10.这样粽子就陆续包好了。
11.粽子放在锅里,用热水煮半小时,即可。
1.
黄米粽选用黍子米,又叫糜子,具有一定的粘性。
2.
做粽子需要提前三四天把米泡上,泡至发酵。
3.
使用之前将水换成清水,用筷子大力搅动,清洗好的黄米要浸在清水中。
4.
洗干净红枣,挑去有损坏的。
1,准备好的大黄米
2,提前一天冷水浸泡上,注意每隔3小时左右换一次水,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包出来的粽子才粘糯。
3,芸豆洗净,提前冷水浸泡上,更容易煮熟。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下入芸豆煮熟
4,买回来的粽叶和马莲用水浸泡1小时左右,浸泡软了以后用牙刷将粽子叶两面刷洗干净,然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粽子叶和马莲,大火烧开,煮10分钟左右,
5、包粽子,取一片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如果想包的粽子大一点可以用2片粽叶错开一起折叠成漏斗形状,底下装一些米,中间放上蜜枣,上边再放上大黄米。将最上层的大黄米整理平整,把多余的粽叶按下去,覆盖住顶部的大黄米,把多余出来的粽叶折叠一下,扣回来,手握紧了,用马莲捆扎起来。
6,全部包好以后,码入电压力锅内,需要提醒的是煮粽子,装锅最重要,角角相扣一定要码紧,防止随着水上下翻动而漏米成粥,码好后如果有空间最好坐屉上面压一大盆水,通常烧开后大火半小时,小火1小时即可,视粽子大小而定,这样煮出来的粽子非常非常紧实哦。
材料 黄米600克,干粽叶300克,线绳,小红枣300克
做法1.将黄米洗净,用清水泡透(大约6个小时),棕叶用清水浸泡透(大约6个小时)用开水煮一下再洗干净,红枣放入开水中煮半熟再放入凉水中洗干净;
2.取棕叶2-3张(其中一张压着另一张的一半,用量要根据粽叶的大小而定)铺平;
3.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底尖不可漏米); 4.底部先放一个枣,以防漏米;
5.放黄米七成满;
6.再放3个红枣(如果枣很小,中间也可能再放一个),冲着每个角摆好,以防漏米;
7.枣的缝隙里再放上黄米;
8.将粽叶交叉的一头折叠过来;
9.将粽叶的另一头再折叠过,就变成了锥形;
10.用结实的线绳(我用做被子的白线),捆结实(不要捆得太实,否则不好熟;但也不要太松,否则会成为粥状。)最紧的是不要漏米;
11.交包好的粽子分别依次摆放在高压锅里,加水刚刚浸没;
12.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底火(电磁炉140度)20分钟关火,再闷1个小时即可。
做这样的粽子不容易,大锅黄米粽子更不容易,特别是火候,不能糊也不能夹生,在做的过程中要先把黄米掏干净,然后和枣一起放到大锅里,放一层米然后撒上一层枣,直到达到厚度为止,在蒸过程中一定稳火,然后小伙慢慢闷透,这样做出来的又香又糯。
所需材料:
1. 糯米 300g
2. 大黄米 100g
3. 猪肉 200g
4. 带皮五花肉 200g
5. 红糖 150g
6. 香叶 4片
7. 八角 2粒
8. 料酒 2勺
9. 酱油 2勺
10. 味精 1勺
11. 盐 适量
12. 火腿肠 适量
做法步骤:
1. 将糯米和大黄米混合并洗净泡3-4小时
2. 红糖放入碗中,加少量水搅拌成糖浆备用
3. 猪肉切成小块,加料酒、酱油、胡椒粉、盐和味精腌渍
4. 带皮五花肉备好,打入开水中焯水,去掉焦味,之后洗净待用
5. 火腿肠斜切成片备用
6. 将猪肉、五花肉、盐、八角爆炒,并加适量水煮至熟透,装入碗中并压紧待凉
7. 把糯米和大黄米泡在开水中加少量盐,煮至糯米粘性后捞出备用
8. 粽叶洗净晾干,放入开水中烫软备用
9. 把适量的糯米、火腿肠、肉块和糖浆放入粽叶里,然后用细线扎好,放入蒸锅中
10. 大火蒸45分钟即可
小贴士:
1. 红糖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增减,增加红糖的量可以增加糯米糖浆的甜度,调整口感。
2. 每次用糯米煮的水要到给糯米糊烹制时才倒掉。
3. 粽子蒸好后要将炖好的肉块倒出抖松入粽子中再蒸,可以保证粽子的香味更加浓郁。
大黄米500克,红豆200克,白糖适量
粽叶适量,棉线适量
制作步骤
步骤1
我这边用到的是新鲜粽叶,清洗干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大黄米和红豆提前用水浸泡5小时以上
步骤2
把红豆放进大黄米里面,加入适量白糖搅拌混合备用
步骤3
在包之前准备好棉线或者是其他捆绑物
步骤4
两张粽叶双叠,转两圈形成一个漏斗状,装入准备好的米馅,可以借助筷子的力量往下压,让三角区也会很紧实
步骤5
米压紧后,手旁边收折,防止漏米
步骤6
在把上面的粽叶对折往下压,形成盖子,用棉线上下绕圈绑紧
步骤7
包好样子就是这样啦,也可以叫三角粽,有没有像甜筒的感觉!
步骤8
由于数量不多,可以用锅煮,煮开后开中火焖煮2小时,中途可加开水继续熬煮,粽子数量多转换用高压锅更好哦!
步骤9
香甜软糯的黄米红豆粽就做好啦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