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清单
煎饼(3人份) 3个 、 韭菜(或野蒜苗) 适量 、 鸡蛋 3个 、 粉丝 适量 、 盐 适量 、 十三香 适量 、 辣椒粉(不吃辣的不放) 适量
烹饪步骤
1
步骤1
这里用的是朋友送的野蒜,春季3-4月田边或山边可以挖到鲜嫩的野蒜苗(野蒜,别名薤白、贼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属植物。鳞茎可作药用,健脾开胃,强健筋骨,含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极高。)
2
步骤2
洗净,控干水分,切碎
3
步骤3
鸡蛋打散,锅里多放点油(等会拌馅料就不用放油了,而且可以包裹野蒜,不让汁液流出来太多),煎鸡蛋,用锅铲把鸡蛋切碎
4
步骤4
粉丝用开水煮熟,捞出控干水分,切碎(忘记拍啦),把三者混合(注意:粉丝切好尽快放,否则凉了就坨在一起不好搅拌啦),加适量盐、十三香、辣椒粉(不爱吃辣的不放),搅拌均匀
5步骤5
取一个自家手工做的煎饼,放在电饼铛或者平底锅里(不需要放油),打开,放上馅料,包好,加热几分钟至外皮又香又脆即可
6
步骤6
一切两半,配上一碗粥,就可以开吃啦
二月十九 (3月27日)云龙山庙会
三月初二(4月8日)贾汪大泉(贾汪镇)古会 会期 三天
三月初三(4月9日)东北郊蟠桃村古会 会期 三天
三月初三(4月9日) 西彭祖庙会 会期 三天
三月初七 (4月13日)九里山白云洞古会 会期 三天
三月初七(4月13日)大庙镇西贺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初八(4月14日) 大庙镇侯集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初九 (4月15日)铜山区张集镇林东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初十 (4月16日)贾汪区江庄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初十 (4月16日)铜山区汉王乡西沿村古会 会期 三天
三月十一 (4月17日)贾汪区汴塘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一 (4月17日)铜山区魏集乡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五(4月21日) 铜山区毛庄薛湖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六 (4月22日)大庙镇李庄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六(4月22日) 铜山区张集镇二陈集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八 (4月24日)铜山县棠张镇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八 (4月24日)大黄桥北头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八 (4月24日)贾汪区塔山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八 (4月24日)贾汪大吴镇虎山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九 (4月25日)贾汪区青山泉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十九 (4月25日)大庙镇大坝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 (4月26日)贾汪区耿集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 (4月26日)贾汪区紫庄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一(4月27日) 大庙镇长山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四 (4月30日)大黄山蒋李庄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五 (5月1日)铜山区徐庄镇周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五 (5月1日)铜山区棠张镇马兰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五 (5月1日)铜山区三堡镇台上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五 (5月1日)铜山区张集乡肖家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六 (5月2日)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六 (5月2日)铜山区太山乡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六 (5月2日)贾汪区塔山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七 (5月3日)邳州市碾庄乡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八 (5月4日)铜山区利国乡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八 (5月4日)大庙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八(5月4日) 铜山区张集乡伴山村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二十九 (5月5日)贾汪区紫庄古会 会期 一天
三月三十 (5月6日)贾汪区耿集古会 会期 一天
四月初一 (5月7日)贾汪区青山泉古会 会期 一天
四月初一(5月7日)铜山区茅村古会 会期 一天
四月初一 (5月7日)铜山区棠张镇古会 会期 一天
四月初一 (5月7日)西大彭镇南闸口会 会期 三天
五月十八至二十日(6月22日至24日)徐州子房山庙会
150大卡左右 菜煎饼主要是用各种蔬菜、面粉、鸡蛋、火腿肠混合在一块制作而成的一种食物。它的热量并不高,每100克菜煎饼之中...
徐州的特色菜,首退的是辣子鸡,徐州的辣子鸡做法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只不过,徐州的辣子鸡最后一道程序是,在辣子鸡做的差不多时,在铁锅的周边贴上面饼子,面饼子有厚有薄,然后盖上锅盖,文火慢炖,待面饼熟了后,辣子鸡也好了!这种做法独特,味道和多地的辣子鸡就不同了。面饼粘上辣子鸡的汤汁,味道特别鲜美,回味无穷。
材料:
猪五花肋肉1000克,葱100克,冰糖100克,绍酒500克,姜50克,生抽100克,老抽20克。
做法:
1、猪五花肋肉1000克,葱100克,冰糖100克,绍酒500克,姜50克,生抽100克,老抽20克。
2、五花肋肉洗干净,在沸水锅内煮5分钟。
3、取出飞水后的五花肉,切成7两左右的方块。
4、取一只砂锅,铺上葱、姜,垫底。
5、再把五花肉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冰糖、生抽、老抽。
6、最后倒入绍酒,酒的高度以淹没过肉即可。
7、旺火煮开,转文火焖2个小时,直到肉酥烂,用筷子一插轻松扎透。
8、取出肉,将肉皮面朝上装入locknlock“乐扣格拉斯”耐热玻璃盒中。乐扣乐扣格拉斯,最高可承受400摄氏度的高温。
9、加盖置于蒸笼内,用旺火蒸半小时,让肉更加酥透。
10、取出蒸好的东坡肉,浇上煮肉的原汁就可以了。
PS:因为酱油已经足够多了,可少放盐。
网上最推崇,流传最广的几样徐州特色美食的推荐!
烙馍
烙馍用未发酵的面烙成,厚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吃到口里,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以有健齿作用。
龟打
即以手将面团略略拍按,使成约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约龟背大小),放在锅内或鏊子上烙炕成熟。多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豆杂面做成。
窝头
是由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圆锥形,每个底部都有一个圆洞,小巧玲珑,蒸熟后呈金黄色。传说这是清代慈禧太后喜爱的一种宫廷食品。一般老百姓吃的,主要用玉米面(有些掺进一些黄豆面)制作而成,个子也大。
壮馍
壮馍又称“锅盔”、“锅拍”,用未发酵的面做成。将面团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面杖,一头固定,一头坐在身下,用身体的重量压擀面杖,用来揉面团,俗称此法为“腚踹面”。做成厚约1-2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厚饼,放在平锅上炕,炕熟后两面呈黄色,外皮酥脆。
鼋汁狗肉
相传秦末时,樊哙以屠狗为主。刘邦喜食其所售狗肉,手头不宽裕时,常拖欠樊哙的狗肉钱。樊哙为免受赊欠之苦,渡河另徙它处。不料刘邦得一大鼋相助,也渡河追踪而至。樊哙知原委后大怒,跑到河边,将那大鼋捉来杀了,与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烂熟后,鲜香十倍于初时。鼋汁狗肉由此得名。
鱼汁羊肉
为汉高祖刘邦青壮年时所爱吃菜肴之一。丰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丰生丰长汉高祖,鱼汁羊肉饱口福。东征西战探故乡,乐吃鱼汁羊肉方。”这道菜源于彭祖的“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
因为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文火同炖而得名。相传,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欢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日,其子捕鱼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让其母剖开正在炖煮的羊肉藏于其中。彭祖回来吃羊肉,感觉异常鲜美,于是如法炮制,便产生了“羊方藏鱼”这道菜。据传汉字中的“鲜”字即源于此
徐州吃大席有一个多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折菜”。就是吃宴的时候,把没有吃完的剩茶剩饭打包带回来,然后七荤八素的折在一起,回家热一热,一家人又是一顿美餐,折得多的可以吃两天。而且各种菜折在一起,不仅不会破坏菜的鲜美,反而会增加平时家常菜里没有的味道。
做法如下:
1. 将面粉倒入洗净的“面盆”,最好在倒入面粉之前淋点油在盆里并且涂抹均匀,防止面粉粘盆。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边揉搓面粉并加水直至面粉成团即可。
2. 将醒好的面团捏成棍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揪成小面团,然后用小擀面棍从中间向四周开始擀面,擀出大号的饺子皮儿。
3. 准备馅料,将洗净的韭菜和包菜分别沥干水分后切碎,盛起备用。将鸡蛋放入油锅炒至八成熟,待凉后放入切好的韭菜和包菜盆中。再加入洗净的生姜和葱切成碎末,以及少许辣椒油、调和油、花椒粉、胡椒粉、盐和蔬之鲜,然后用力搅拌均匀。
4. 拿出擀好的面片,开始包盒子,将调好的馅料放在面片上,然后将它们合起来开始按压接口处,确保不会“露馅儿”。
5. 在烧热的“干锅”里放入包好的盒子,慢慢地烙,直到一面金黄时翻到另一面继续烙。注意火候的控制,建议先开大火烧热锅后将火调至中档,大约两分钟翻一次“肚子”直到两面金黄。
菜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菜蔬之色、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水菜不交、
小菜一碟 砍瓜切菜、
陋巷菜羹 吃糠咽菜、
咬得菜根 羊踏菜园、糠菜半年粮 鹄形菜色
徐州菜和山东菜有明显的区别。原因是徐州菜注重清淡和鲜味,讲究原汁原味,清炖、清煮和清炒等菜品为主,而山东菜则鲜美浓重,醇香味美,注重炒、煮、炖、炸等多种烹调技法。徐州菜吃起来清爽可口,口感绵软嫩滑,尤其擅长处理鱼类菜肴;山东菜口味浓郁,有很多是口感较重的肉类菜品,如"红烧肉"、"天下第一壮"等。需要指出的是,徐州菜和山东菜也有相通之处,如都采用大葱、姜等佐料,同时还会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量。综上所述,徐州菜与山东菜因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其口味和烹饪方式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
娃娃菜可算是蔬菜中的好吃代表;無論是跟豆腐金針菇搭配的湯品,還是蒜蓉娃娃菜,都非常健康美味!今天分享3道娃娃菜食譜,千萬不要錯過了!
by fish
Source/Pinterest、Unsplash、小紅書
娃娃菜是熱量低又含有大量食物纖維的蔬菜,不但可促進腸胃蠕動,也能緩解便秘,是減脂期間非常棒的小幫手!3道低脂娃娃菜 食譜第1道:清炒娃娃菜/食材清單/娃娃菜1顆、蒜末適量,蔥花少許烹飪步驟:
延伸閱讀
第2道:蒜蓉娃娃菜/食材清單/娃娃菜1顆、蔥花、蒜末、醬油、蠔油、太白粉烹飪步驟:
第3道:豆腐金針菇燉娃娃菜湯/食材清單/娃娃菜、豆腐、金針菇、小辣椒(可不放)、薑片、蒜末、小辣椒、蔥花、蠔油、白胡椒粉、鹽、味精少許烹飪步驟: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