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蛋炒是需要技巧的咯,一定是要蛋包饭,这样出来的蛋炒饭肯定是金黄色,也可以放点球生菜丝,这样的味道就更加好。
制作要点;
1、米饭不能太烂,略微硬点比较好。
2、鸡蛋打散以后下锅,千万不能等蛋液全部凝固起来再放米饭。
3、等蛋液凝固了3/1时下米饭,这样蛋液就能把米饭包裹起来。
4、如果感觉米饭硬的话,可以适当加点水
一 基本法:香葱蛋炒饭
1. 鸡蛋打碎,搅拌,加盐,加一点点水。
2. 取小葱几根,只要葱白,切成末。
3. 大火,鸡蛋煎成金黄色,用锅铲弄成小块,越小越好。
4. 小火,倒入饭一起炒,加盐少许,饭要炒成晶莹状。
5. 起锅前加葱白翻炒几下。
二 左右逢源:咸菜蛋炒饭(可佐啤酒,饱肚)
1. 同上
2. 同上
3. 宜宾芽菜(冬菜,榨菜都行)切成末
4. 同一.3
5. 加入芽菜,炒得略焦,逼出香味。
6. 同一.4,5
三 三位一体:菜脯蛋炒饭(高蛋白,叶绿素,淀粉兼得)
1. 同一.1,2
2. 取尖椒一个去籽(青菜都行,我倾向于青椒,有时甚至用指天椒),切末拌入鸡蛋中,注意这次鸡蛋不用加水了。
3. 同一.3,4,5
四 胡适家的蛋炒饭
据说胡适不休他小脚太太皆因她会烹制该饭。
1. 鸡蛋打碎,多加点盐,植物油少许,搅拌均匀。
2. 鸡蛋汁倒入饭中搅拌均匀。
3. 放置一会,让蛋汁浸泡饭入味。
4. 倒油,大火翻炒至金黄色。加入葱白。
材料准备:
1、熟米饭(1碗为例)
若干,蒸米饭的时候注意控制时间,太久了米饭就很硬,不适合作紫菜包饭了。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些煮熟的糯米和小米,三种米掺在一起做会比较正宗的说。
2、紫菜(1片)
那种薄的,一片一片的,不是平时做汤的那种啊。当然是韩国运来的味道最正宗了~嘿嘿
3、鸡蛋(2个)
摊成蛋皮,切长条。
4、胡萝卜、黄瓜各1长条。
5、辅料
肉松、蟹肉柳、火腿、香肠任选一样或几样,你也可以放自己稀饭的其它好吃滴。除了肉松,其它能切的要切成条啊。
6、佐料:白糖、白醋、盐少许,喜欢丰富的可加沙拉酱番茄酱什么的。
开工:
1、在热米饭放进中放进白糖、白醋、盐、沙拉酱番茄酱之类适量,然后搅拌均匀,放在一边晾着。懒人可跳过此步。
2、蛋打散后,入平底锅中煎成蛋皮后,切成长方型,再切作长条。懒人和不爱好鸡蛋者也可跳过这一步。
3、把紫菜用微波炉烘半分钟。懒人和无设备者还是可跳过这一步。
ps:烘过的紫菜包晾凉的米饭,直接就包的米饭只要晾一会儿,不太烫就行。
4、铺开紫菜,把米饭倒在上面,用勺子弄扁,贴在紫菜上面,然后铺上一条一条的喜欢吃的蔬菜和肉类,再把紫菜卷起来。一定要卷紧(最好有寿司竹帘)。
5、打开时用刀切成1.5cm的小片。有条件就放上鱼子酱,推荐配合绿芥末和日本酱油吃。材料:烤紫菜2张,米饭一碗,白醋2大匙,盐,糖少许,蟹柳2条,玉米笋2条,胡萝卜 黄瓜1根 肉松 火腿 香肠 鸡蛋2只
那种薄的,一片一片的,不是平时做汤的那种啊。当然是韩国运来的味道最正宗了~薄紫菜用微波炉烘半分钟,不要过头,懒人和无设备者还是可跳过这一步
鸡蛋(2个)摊成蛋皮,切长条。具体方法是:蛋打散后,入平底锅中煎成蛋皮后,切成长方型,再切作长条。懒人和不爱好鸡蛋者也可跳过这一步。
胡萝卜、黄瓜各1长条。胡萝卜不会吃就算啦,辅料是肉松、蟹肉柳、火腿、香肠任选一样或几样,你也可以放自己稀饭的其它好吃滴。除了肉松,其它能切的要切成条啊。
把大米在清水中浸泡一两个小时,蒸出的米饭要软硬适中,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些煮熟的糯米和小米,三种米掺在一起做会比较正宗的说。
米饭与水1:1煮熟后,盛入碗中,趁热加入寿司醋(白醋,糖,盐按5:2:1比例调制)搅拌均匀,米饭和醋的比例是5:1,然后将其放凉.
ps:烘过的紫菜包晾凉的米饭,直接就包的米饭只要晾一会儿,不太烫就行。不过一般都是等米饭温度略低于手温时,把紫菜放在寿司竹帘上摊开,把米饭平铺在紫菜上 用勺子弄扁铺平(米饭的厚度大约0.5厘米),最好用专门制作紫菜,日本料理专用的紫菜就可以。铺米饭的过程要尽量快速完成,不然紫菜会因吸收过多水分而变软,无法成型。包裹的时候,米饭不要外露,松紧要适中。(可以在身边摆放一盆水,随时用清水蘸蘸就不会粘手了。)然后压实,并空出上端2厘米左右的紫菜。均匀放入适量蟹柳条,玉米笋和黄瓜.用手卷起竹帘,一定要卷紧,包成饭团。打开时用刀切成1.5cm的小片就ok即可.
上面可以放点鱼子酱,还有,沾绿介茉和日式酱油吃才好吃.沙拉酱番茄酱什么的也可以。
另外,鸡蛋、香肠、黄瓜、萝卜、豆腐、芝麻也可搭配,这些东西看起来都没什么关系,可是搭配起来就会特别的好吃.^^(鸡蛋、香肠、黄瓜、萝卜、豆腐、芝麻等切成末 芝麻就不用切啦,该煮熟的也要提前煮熟),放在米饭中央.方法同上。
把卷好的包饭切成段装盘。趁热吃或者放在冰箱里冰了以后吃都可以,风味各异。
黄瓜,香肠(火腿也成)切丁,用番茄酱、沙拉酱、一点白糖拌匀 也可炒熟后加入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