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包包的后片:剪两块相同大小的布,尺寸长40CM、宽26CM,将两块布正面相对,左右边缘缝好,将正面翻出来。
2、做包包的前片:选择相同的布料,尺寸长20CM、宽26CM,和后片一样的做法,左右边缘缝好,将正面翻出来。
3、前片、后片缝合:将做好的前片放在后片上,底部放齐,将底部的毛边折进去,再从外部进行缝合,再将两端也缝合好。
4、缝上包包的带子:把绳子两头缝在包包的左右侧。
1、首先,我们先将线打一个活结,然后钩针伸进去,稍稍的拉紧线圈。
2、然后钩针挂线,拉8个辫子针。然后用记号扣挂在钩针的线头上面,我用的是零碎的线头做记号的
3、在连接钩针的线上用碎线做一个记号后,然后与第一针钩织短针。
4、然后钩针线头下方再继续挂一个线做标记,继续钩织短针,直到一圈结束。在钩织短针前,都要在线上做一个记号,方便我们下面的钩织。
5、8个短针钩织完毕后,我们还是将连接钩针的线上挂线,然后钩针伸进做记号的线目里面,钩织一个短针,然后连着钩针的线上继续挂线,然后再在下一个做记号的地方钩织短针,一直都是这样的钩织方法。随着钩织长度的增加,你可以看到钩针进针的地方就是连接2个针目的一条小横线。
6、下面都是按照这样的发放进行钩织,直到钩织到你需要的长度就可以了,我就钩织这么长了,钩织出来的效果,很漂亮的螺旋状包带,摸在手里感觉挺硬实的,不像是用毛线钩织出来似的。
食材明细
五花肉200克、包菜半个、盐适量、蒸鱼豉油1勺、陈醋1小勺、辣椒酱1勺、蚝油适量
包包菜的家常做法大全
1.首先将包菜撕成块,去梗留叶
2.五花肉切片
3.锅中倒入油,下入五花肉,待肥肉煸出油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椒酱,翻炒均匀
4.接着加入包菜,翻炒变软后,倒入适量蒸鱼豉油、陈醋、蚝油,加半勺盐,翻炒收汁,即可出锅装盘
1、将整条方面包切下1片1cm厚的方片作盖子,再切出8cm长的方块。在方面包块的截面处下刀,四周留下1cm的厚度,将方面包块中间掏空,底面不要挖透,预留2cm左右厚度。
2、胡萝卜洗净削去外皮,切成1cm见方的小丁。鸡胸肉和西式火腿一同切成1cm见方的小丁。大蒜和洋葱去外皮切碎。
3、锅中放入适量热水烧沸,放入胡萝卜小丁汆煮3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分待用。再将鸡胸肉小丁放入,汆煮2分钟,随后捞出沥干水分。
4、中火烧热炸锅中的油,待烧至六成热时(用手背置油锅上方可感到明显的热气),将方面包块和作盖子的面包片放入。
取出钩针和毛线,锁针起针,按照手机的尺寸钩锁针(宽度尺寸)。
2、接着,在起好的起数上,钩一针起立针,然后在每一针里,各钩一个短针。
3、当钩到拐角的最后一针时,这里要钩 3 个短针。后面继续一针对应一针的钩短针。
4、钩到最后一针时,由于前面钩过一个短针了,所以这里只需要钩 2 个短针,就能和另一端对应上了。后面则不加不减的,继续钩短针。
5、直到钩到大概手机一半的位置,在这里钩织两行“萝卜丝针”。钩织的方法就是用大拇指压着线,钩针从线上穿过要钩的短针处。这样一针萝卜丝针就钩成了。
6、两行萝卜丝针钩完成后,接着继续钩短针,一直钩到能装下手机的位置。然后,在钩一圈短针,但这次钩到最中间的位置时,要钩一个扣眼出来。
7、所以钩到中间位置后,钩 10 个锁针,再在下一针里钩短针。这样一个扣眼就完成了。
8、最后,找一个扣子,和一个蕾丝花片。在扣眼对应的一面,用针线将它们缝合上去即可。
1/9
画图纸,本双肩包包身主体由包身和侧边两块布组成,其它的包括外兜、包带、包提手等。图纸中没有标注尺寸,大家个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设计。
2/9
裁剪布料,首先将铺面熨烫在表布上,因为包身比较大,为防止铺棉脱落,在边缘缝了一道明线固定
3/9
缝制包提手,缝合包身和侧边,此时注意将包提手缝制包身顶部的位置
4/9
缝制外兜
5/9
缝制背包带,并将背包带缝制在包身上
6/9
安装拉链,并缝合包身
7/9
缝制里布,缝制方法同表布包身缝制方法
8/9
将里布与表布缝合
9/9
到此,一个简单的双肩背包做好了
翻出很久不穿的牛仔裙改做一个斜挎包包,觉得荷叶边横着用竖着用都好看,就做成一面横着一面竖着的两面用的包了。自我感觉还不错呵呵。
1.裁剪出合适大小的两片布,一块是横荷叶边,一片竖荷叶边,两片用缝纫机缝合。
2.裁剪同样大小两片布做包的里布,把想要的包内层的插袋按照喜欢的大小裁出缝合在里布正面上(我用的是旧裤子的口袋),然后把拉链手缝固定在里布上,再用缝纫机缝合整齐牢固。如果想做得精致些,就在拉链两侧个接一窄条外布同样的布条,下个步骤时和外布缝合用,嫌麻烦就直接将拉链跟外布缝合。
3.根据喜欢的长度裁长一条布,缝合成挎包背袋。
4.把包包外布和里布分别用缝纫机缝合(注意:两种布料均正面相对缝合),组成里外两个袋子,外布袋在外里布袋装里面,两袋子接缝面相对,这样就组合成包包半成品,现在只剩下包包上面开口处需要缝合了。然后将包包带子固定在半成品两侧,再缝合开口处。(3和4步骤没拍照)
大功告成!
包包子的馅的做法究竟有多少种?其实是无法统计具体多少种的。
按我们常用的有韭菜馅的,白菜馅的,粉丝馅的,酸菜馅的,萝卜馅的,咸菜馅的,香菇馅的,白菜加肉沬馅的,韭菜肉沫馅的,粉条肉沫馅的,萝卜肉沬馅的,香菇肉沬馅的,韭菜鸡蛋馅的等等不知多少种,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去发明创造,做包子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的。
江浙一带普遍用粉团作为祭灶的供品,当然粉团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江苏地区的一些地方,腊月二十四晚上用米粉和红糖各半,搓成团子,当地叫“玛瑙团”。在祭祀的时候,还要把四个团子摞起来。也有些地方,会用米粉做成一些小鸡小鹅一类的小物件,一并煮来祭祀。浙江湖州双林地区,祭灶的时候会做一种“送灶圆子”,用糯米和南瓜和成黄色,也有做成元宝形状的。
灶糖是民间祭灶是最常见的一种供品了,主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麦芽糖,另一种是用江米磨粉加上饴糖。很多地方会把灶糖做成中空的南瓜状,所以也叫“糖瓜”。老北京人把灶糖叫做“关东糖”,言其做法传自关东地区。江苏地区商业发达,习惯将灶糖做成元宝型,叫做“糖元宝”。另外,各地还有把灶糖做成小鸡小鸭或葫芦荸荠一类的,形状很是多样。
除了灶糖之外,很多地方还会为灶王爷准备糖饼,按地方不同有面饼和米饼两大类,这应该是和物产不同有关系。比如在陕西同官,有一种叫“灶火饨”的糖面饼,是当地祭灶的必备供品。而在广东的一些地方,就用糯米和糖做成的米饼、糍饼来祭灶。
1.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倒入蟹黄,用铁勺溜动,待香味溢出,油呈金黄色时,再倒入蟹粉,15分钟后,起锅装在2只钵中,凝冻成蟹油(2.1公斤)。
2.锅内放清水3.5公斤,将鲜猪肉皮刮洗干净,入锅煮至五成熟,捞出并洗净。撤去锅内浮沫,放回肉皮煮至七成烂,捞出,切成米粒状,再入锅,加食盐、葱结(25克)、姜块(50克)、绍酒(75克)、绵白糖(50克)、酱油(125克),煮沸后撤去浮沫,再煮30分钟成皮汤,捞去葱、姜,起锅盛装于钵内,凝成皮冻(4.5公斤)。
3.将猪肉洗净,切成米粒状,放入盆内,加绵白糖(50克),绍酒(100克)、精盐、味精和剁成末的葱、姜(各50克)拌匀。再将皮冻切成米粒状,放入肉盆内,拌和成馅(9公斤)。
4.将面粉(1公斤)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酵种撕碎放入,用60℃热水400克揉合成面团,用刀划开透气,凉后仍揉合,盖上一层布,发酵约4小时即成发面。另将面粉(3.3公斤)和60℃热水1.3公斤,揉合成嫩面,略划开透气后仍揉合。用热水100克将食碱溶化,然后将发面和嫩面分别蘸碱液(俗称蘸碱法),反复使劲揉匀成面团。
5.将面团搓成长条,摘成600只面剂(每只重10克),撒上扑面(300克),分别将面剂揿成直径5厘米,边薄中厚的圆皮,包上馅心(15克),再加上蟹油(3.5克),逐只捏成16至18个花纹的小包子。用刷子将豆油分刷在50只小笼的底垫上(防粘),每笼装12只,然后上旺火沸水蒸锅蒸约8分钟即成。同时备姜丝、香醋佐食。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