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腊肉一块、青蒜(也叫蒜苗)4根调料:味精
做法:1、腊肉煮上20分钟,至半熟。2、稍微晾凉一下,切成薄片。3、青蒜苗切成马蹄状。(叶子和杆分开)4、锅里放入少许油,烧热后,丢入蒜片和生姜颗爆香,然后将腊肉片放入一起炒,用小火炒,炒至肉片吐油,变的透明。5、放入青蒜苗杆部分。6、快炒几下,炒至断生。7、再放入青蒜苗叶部分。8、依旧是快炒几下,关火,调入一点味精,兜抄均匀。9、简单下饭的家常小炒【青蒜炒腊肉】就做好了。
该答案来自中华美食网官方网站
[制作原料]
带皮猪后腿肉、蒜苗、郫县豆瓣、酱油、甜酱、味精、化猪油。
[烹饪方法]
1.猪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中煮至刚熟,捞出晾凉切成片。蒜苗洗净,切成马耳朵形。
2.锅中放油,放入猪肉片炒至出油呈灯盏窝状时,放入剁细的郫县豆瓣炒香上色,加入甜酱炒散、炒香,放入酱油、蒜苗、味精炒至蒜苗断生,装盘即成。
特色:香味浓厚,色鲜微甜。
蒜薹炒肉丝
蒜薹炒肉丝简单美味,比较适合初学做菜的人!
材料:猪瘦肉200克、蒜薹200克、淀粉少许、蛋清一个、姜、葱适量、花椒5克、料酒1汤匙、生抽一汤勺、盐、胡椒粉5克、鸡精粉适量做法;1、猪瘦肉切丝,放入碗中加盐、蛋清、淀粉拌匀腌制一会备用。2、蒜苔摘去老茎,洗净,切成三、四厘米长的段。3、锅内放油烧至6成热,放入腌制好的肉丝过油至肉色发白捞出控油。4、锅留底油,放入花椒炸香,花椒捞出不用。5、放入切好的葱姜丝爆香,放入蒜薹煸炒至外皮发软。6、倒入肉丝翻炒均匀,调入生抽,料酒,盐,胡椒粉,鸡精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蒜薹烧鸡肝:
1、鸡肝三两,洗净,切成薄片,加少许盐,一只鸡蛋清,顺时针方向,打匀,备用。
2、蒜薹洗净,切成3厘米长,一段一段的。备用。
3、配料:生姜片3—8片,八角一枚,干辣椒2—3个切成细丝。大葱一根丛根到叶顺向切开,再切成5厘米长段。
4、锅中下底油(最好是橄榄油),烧至7成热,放入生姜片,八角,干辣椒丝,煸炒出香味。放入鸡肝,翻炒,变色,加黄酒适量,加蒜薹,翻炒,盖上锅盖,调中火,5—8分钟。
5、开锅盖,加盐,鸡精,爱之味酸辣酱适量。拌炒均匀。
6、出锅,装盘。
回锅肉正确做法(四川版)
原料:
带皮猪后腿肉、陴县豆瓣、白糖、花椒、姜、味精、菜油、蒜苗
做法:
将肉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煮至7分熟,捞起晾凉,切成厚度为一枚一圆硬币厚,大小均匀的片、蒜苗洗净,用斜刀切成菱形,(不宜切得过长)待用;
炒锅置旺火上、下少许菜油,将油在锅内晃动,使其润滑锅周围,不至于下肉时与锅底产生粘连,待油温烧至8成热时,放花椒10枚、姜片少许、轻轻炒动,放入切好的后腿肉、翻炒,频率不能过快,动作小点,以免在爆炒时油溅起。炒到锅中肉片微微卷起,水分基本炒干时,放入白糖少许、陴县豆瓣继续翻炒,豆瓣炒出香味,加入蒜苗,炒至蒜苗断生,放入味精,起锅盛盘~~~
附:
1、猪后腿肉分为头刀和二刀,选择二刀最好,肥3分瘦7分,且在煮到七分熟时切片,肥瘦不会脱层,肥瘦粘连度好,头刀太肥腻;若无好的后腿肉,也可选择三线五花肉代替,所谓三线五花,就是瘦肉有三层的那种
2、正宗四川回锅肉是不加豆豉的,之所以要加豆豉,是因为四川省内地方差异,有的地方用的炒菜的酱中没有胡豆瓣,所以没有陴县豆瓣的特有香味,用豆豉代替
3、炒回锅肉时用的配菜不一定用蒜苗、可以用很多材料代替、如:馒头片、干豇豆、泡菜、红椒和仔姜、窖头、卷心菜等等~~~总之川菜变化层出不穷,多钻研就行了~特别注意的是,切不可用水分含量大的配菜烹饪,因为,水分含量大的菜在下锅以后会大量出水,破坏回锅肉的干香感,使其变得没有软绵无香~~~~
生爆盐煎肉
原料:
生猪肉或后腿的肥瘦肉,鲜红辣椒,花生油,青蒜,四川郫县豆瓣酱,豆豉,酱油,料酒,白糖,姜,精盐。
制法:
先将猪肉去皮切成30毫米长,25毫米宽, 2毫米厚的簿片,姜去皮切成薄片,青蒜斜着切成10毫米长的段,鲜红辣椒切成长宽各10毫米的块;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到起浓烟时,先投入肉片炸 1分钟,炸到肉片卷起略成黄色时,加入精盐,姜片炒几下依次放进豆豉,豆瓣酱,鲜红辣椒,酱油,料酒,白糖,青蒜拌炒即成。
特点:
味香辣,色呈枣红。
成菜颜色深红,干香酥嫩,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此菜在四川家喻户晓,是下酒佐餐的佳肴。
[用料]
猪后腿肉50克,青蒜150克,郫县豆瓣40克,甜酱10克,化猪油75克,酱油10克,料酒15克。
[做法]
1.将肥瘦相连的去皮肉,切撑厘米长,2.5厘米宽的薄片。清算择洗干净,切盛.3厘米长的节。
2.锅内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肉片,煸炒至刚熟,烹料酒,下豆瓣酱,豆豉,炒出红色,加酱油,甜酱,青蒜炒匀。青蒜熟时起锅,装盘即成。
[注意]
豆瓣要炒出红色,肉味才香辣。青蒜下锅不宜久炒,要快速起锅,方能保持翠绿色。如无青蒜,可用大葱代替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