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做菜窍门

正宗上海粢饭糕的做法窍门?

时间:2024-09-30 23:18|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正宗上海粢饭糕的做法窍门?

主料:

大米500克

 香肠3根

辅料:

油250克、 葱2根 、盐1小匙

步骤1

大米淘洗干净放盐煮熟

步骤2

亲亲肠切小丁备用

步骤3

饭煮好后放凉,放入备用的亲亲肠

步骤4

再放入葱拌匀

步骤5

拌好的饭放在不粘盘里放入冰箱冷藏一个晚上

步骤6

第二天取出切成块

步骤7

起油锅加热,放入粢饭煎

步骤8

煎至两面金黄出锅

二、目鱼大烤海粢饭糕的做法窍门?

食材用料

目鱼

糖 相克食物

红腐乳汁

葱 相克食物

姜 相克食物

料酒

目鱼大烤的做法

1.将洗净的目鱼斜切花刀,焯水

2.用锅煸炒葱和姜

3.放入目鱼,加入料酒、红腐乳汁和水烧开

4.用小火烧至目鱼酥烂,加糖、盐收汁

5.冷却后改刀上盘即可

三、什么是粢饭?什么是粢饭?

粢饭又称糍(餈)饭,安徽地带部分城市又称蒸饭。粢饭是江浙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

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被称为江南早点的“四大金刚”,广泛流行于上海、浙江、苏南,可见江浙人对它的喜爱程度了。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包捏而成。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四、粢饭团为什么叫粢饭团?

粢饭团是江南传统的汉族小吃之一,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主要原料为糯米、大米、榨菜、肉松、油条,是上海人早饭的“四大金刚”之一。

五、鲳鱼家常做法窍门?

鲳鱼家常做法是红烧。鲳鱼为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中。金鲳鱼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

六、粢饭糕做法?

食材

糯米(150g)水(适量)油(适量)

盐(适量)

步骤1: 先煮一锅糯米饭,记得水里加盐。

步骤2: 做好的饭盛出来,放在保鲜膜上。

步骤3: 保鲜膜对折,四周把糯米包好,然后用保鲜膜棒把糯米饭滚得结结实实的。

步骤4: 放入冰箱速冻40分钟,取出切块再放进速冻柜冻结实,保鲜膜不要撕。

步骤5: 放入油锅中炸制两面金黄即可捞出沥油。

步骤6: 完成开吃了。

七、粢饭糕由来?

粢饭糕 / 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

粢饭糕(拼音:zī fàn gāo;吴语苏沪嘉小片发音:zy vae kau)是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江,浙,沪)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油炸类糕点,因其做法也可称为油氽粢饭糕,南方其他地区称之为炸糍粑。粢饭糕外层呈金黄色,内层为雪白的软糯糍饭,食之喷香松脆。口感脆、咸、而鲜。

起源与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了让吴国百姓在战乱中免受饥荒之苦,在苏州相门城下埋下了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城基作为备荒粮。在伍子胥去世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城民在都城被团团围住之时,挖出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此后,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而炸糍粑也是其中的一种烹饪方式,多用于早餐。

八、凉拌笋叶的家常做法窍门窍门?

食材:笋叶300克、小米椒2个、蒜3瓣、生抽1勺、醋1勺、辣椒油1勺

  1、蒜3瓣切末,小米椒2个切圈,莴笋叶摘好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控干后,切成大小均匀的段,装入盘中。

  2、碗中放入蒜末、小米椒、鸡精半勺、醋1勺、生抽1勺、辣椒油1勺拌匀后调成酱汁

  3、锅中放入适量油,油温烧至7成热,将热油倒入碗中,拌匀后淋在莴笋叶上,撒上葱花即可。

九、做粢饭糕点

在中华美食的世界中,做粢饭糕点是一门充满创意和技巧的艺术。传统的中国糕点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作为家常伴食,还是在节庆或婚庆上享用,粢饭糕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什么是粢饭糕点?

粢饭糕点,又被称为糕点点心,是一道中国传统的糕点制作方法。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南方地区,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粢饭糕点采用大米、糯米或其他谷物制成的糯米糕作为主要成分。通过蒸、烤、煮等不同的烹饪方式,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口感的糕点。有些糕点添加了特殊的馅料,如豆沙、红枣、芝麻等,使其更加丰富多样。

粢饭糕点的种类

粢饭糕点有着丰富多样的种类。以下是一些最受欢迎的粢饭糕点:

  • 年糕:年糕是中国农历新年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以糯米为主要成分,经过特殊的加工制作而成,口感嫩滑,甜而不腻。
  • 糯米饭:糯米饭是一道受欢迎的家常菜,也是许多节庆和婚庆宴席的常客。它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只需将糯米蒸熟,搅拌均匀即可。
  • 芝麻糕:芝麻糕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糕点。它由糯米、芝麻和糖等制成,色泽金黄,口感香甜。
  • 豆沙糕:豆沙糕是一种用红豆沙馅作为填料的糕点。它以糯米为主要原材料,豆沙的细腻口感使得豆沙糕成为糕点中的经典。

粢饭糕点的制作过程

制作粢饭糕点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以下是制作粢饭糕点的基本步骤:

  1. 准备糯米或大米作为主要成分。
  2. 将米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得柔软。
  3. 蒸熟大米或糯米。
  4. 将蒸熟的米捣碎或糯米搅拌成浆糊状。
  5. 根据需要,将馅料包入糕中。
  6. 将糕放入蒸锅或烤箱中加热一段时间。
  7. 待糕冷却并凝固后,即可食用。

粢饭糕点的文化意义

粢饭糕点不仅是中国美食的代表,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意义。

首先,粢饭糕点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春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糕点作为重要的节日食品,寓意着团圆、幸福和吉祥。

其次,粢饭糕点也常见于婚庆和宴会中。在婚礼中,糕点往往象征着甜蜜和幸福的未来。

此外,粢饭糕点还是中国人亲朋好友之间常见的馈赠礼品。无论是拜访亲友、探望长辈,还是走亲访友,糕点往往是最受欢迎的礼品之一。

结语

粢饭糕点是中国美食的瑰宝之一。通过精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味,它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美食的追求。

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对中国美食感兴趣的外国人,品尝粢饭糕点绝对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所以,不妨尝试一下制作粢饭糕点的过程,感受其中的艺术和乐趣吧!

十、粢饭怎么读?

粢饭的读音是:[zī fàn]

意思:粢饭又称糍(餈)饭,安徽地带部分城市又称蒸饭。粢饭是江南江淮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

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被称为江南早点的“四大金刚”,广泛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盐城泰州南通以及上海、浙江和安徽江苏江南部分

一、粢的读音:zī、 cí

二、汉字释义:

[ zī ]

1. 谷子,子实去壳后为小米。  

2. 泛指谷物。

[ cí ] 

古同“餈”。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米

五、相关词组:

粢醍、粢糈、俸粢、粢食、牲粢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点、提、撇、横撇/横钩、撇、捺、点、撇、横、竖、撇、捺

二、词语释义:

1、粢醍[zī tí]

浅红色的清酒。

2、粢糈[zī xǔ]

祭神用的米。

3、俸粢[fèng zī]

犹俸禄。

4、粢食[zī shí]

即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

5、牲粢[shēng zī]

供祭祀用的牲畜和谷物。泛指祭品。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