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做菜窍门

捣茄子做法?

时间:2025-05-15 08:12|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捣茄子做法?

以下是捣茄子的做法:

所需材料:

- 茄子 2个

- 蒜 适量

- 青椒 1个

- 红椒 1个

- 姜 适量

- 酱油 适量

- 盐 适量

- 食用油 适量

步骤:

1. 将茄子洗净,去掉蒂部,切成小块。

2. 将切好的茄子块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盐拌匀,腌制10分钟左右,让茄子出水。

3. 将腌制好的茄子块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小火炖煮约10分钟,直到茄子变得软烂。

4. 在另一个锅中加入适量油,加热后加入蒜和姜末煸炒香。

5. 加入青椒和红椒丁继续翻炒。

6. 将炒好的青椒和红椒倒入茄子锅中,加入适量酱油,继续翻炒均匀。

7. 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温馨提示:

- 茄子腌制时加入盐可以让茄子出水,使炖煮时更容易熟透。

- 炒茄子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料和香料,例如醋、辣椒等。

- 茄子炖煮时要用小火煮,这样可以让茄子更加烂软,口感更好。

二、皮蛋捣茄子做法?

步骤 1

茄子切细条,尽量保证每一条都带皮。上屉大火蒸,直至筷子可以轻松穿透。

步骤 2

茄子晾凉,挤出水分(必须的,否则后期水分也会慢慢自行析出,菜不入味)

步骤 3

皮蛋分切6-8瓣(分割皮蛋 我用的是沾湿的棉线,不习惯也可用刀)。蒜压成泥。

步骤 4

酱油和老干妈hunhq调汁(如有其他喜欢的调料 可以这一步一起放入)

步骤 5

茄子、蒜泥、皮蛋置于一个大碗内,再淋上调好的酱汁

步骤 6

烧一勺热油,炝一下生蒜,然后把全部内容拌匀。(独头蒜又是生蒜 味道实在太冲,如果不介意此,这一步可以省略)

步骤 7

开始擂茄子,工具用木制捣蒜杵最好,没有就用擀面杖,我用的就是擀面杖。多捣一会儿,中间翻几次,尽量保证每一片茄子和每一瓣皮蛋都被捣过。如此才会让茄子尽吸皮蛋味道。精髓在此。

步骤 8

撒上香菜末,拌匀,完成啦!

三、北京捣擂茄子做法?

1/8

将嫩茄子洗净,切粗条。

2/8

将嫩茄子洗净,切粗条。

3/8

把大蒜切成蒜米,香葱切成葱花。

4/8

把大蒜切成蒜米,香葱切成葱花。

5/8

净锅放油,油热后将蒜米炸至金黄后盛出。

6/8

取炸过后的蒜米和部分蒜油,加入酱油、白芝麻、适量盐调成味汁。

7/8

把蒸熟的茄子放入石臼里,用石杵舂压分散后加入味汁。

8/8

再次擂细,让味汁与茄肉充分混合,最后撒上葱花,即成。

四、捣蒜茄子怎么做?

1、处理茄子

制作蒜泥茄子,最好能够挑选长条的紫茄子,这样做出来的蒜泥茄子菜品会更为好看。

另外最好能够挑选新鲜,嫩一点的茄子,嫩茄子蒸出来不会发硬,吃起来口感会更为软糯。

随后把茄子的头尾两端都给去掉,茄子的头尾两端含有的纤维比较多,口感是比较老的,因此最好能够去掉,保证蒜泥茄子的口感。

2、抹上植物油

将茄子头尾两端去掉,清洗干净之后,切成长短适中的段状,之后在茄子表面涂抹上一层植物油。

这是因为茄子比较容易氧化变黑,而刷了植物油之后,茄子就能够被植物油保护起来,能够有效地防止茄子氧化,使得蒸出来的茄子口感更为鲜香。

3、蒸茄子

切好茄子之后,把茄子放入蒸锅中蒸熟,茄子是比较吸油的蔬菜。

如果用油炸的方式来制作,需要用到大量的食用油,才能让茄子变软,而这就容易使得茄子过于油腻。

使用蒸煮的方式,可以让茄子快速变软,同时避免蒜泥茄子的口感过于油腻。

茄子切成条状之后,是比较容易熟的,因此我们只需要大火蒸8分钟,就可以查看一下茄子是否熟了。

千万不要蒸太长时间,很容易把茄子蒸得太老,蒸过头就容易使得菜肴的口感变差。

茄子蒸熟之后,将它拿出来,稍微静置一段时间,让它没那么热之后,撕成条状。

这样可以让茄子更好地吸收调料,使得茄子更为入味,吃起来也会更可口。

4、制作蒜泥

蒜泥茄子需要用到大量的蒜末,这样做出来的蒜泥茄子口感才会更为丰富。

而如果家里没有打蒜器,只能全靠手工来制作蒜泥,那么我们可以在打蒜的时候,往蒜里加入少许的食用盐。

既可以让大蒜入味,还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大蒜乱跑,让我们更快地做出足够分量的蒜泥。

5、调酱汁

将大蒜打好之后,我们还要往大蒜里加入少许的生抽、米醋、芝麻酱、白糖、食用盐调味,这样才能够让蒜泥茄子的口感更为美味。

如果口感偏重,喜欢吃辣一点的茄子,那么可以在酱汁里加入少许的辣椒油,或是小米椒一起搅拌。

之后起锅烧油,锅内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加到5-6成热之后,泼到蒜泥上,激发出蒜泥的香味。

加入热油之后,能够让调料香味更为浓郁,加入茄子里,能够让茄子的口感更美味。

但我们千万不要加太多的油,以免蒜泥茄子过于油腻。

之后把酱汁放到茄子中,一起搅拌均匀,再撒入少许的葱花、香菜(不吃可以不加),清爽美味的蒜泥茄子就做好了。

五、油菜炒茄子窍门?

加工步骤:第一步,茄子一条,洗净,取出茄子根,将茄子对半切开,然后切成条状,长度一致,按此方法切成条,将茄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会儿;

步骤二,此过程中,将葱2根,摘净洗净,控水,将香葱切成小段,蒜头去皮,用刀背压扁,切成蒜头,待茄子发泡后,捞出,用手挤干水分;

步骤三,把炒锅放火加热,不需加油,直接将茄子放入锅内炒干,慢火慢慢炒至茄子软化,先将茄子盛在锅内,再重新加油;

步骤四,将蒜末放入锅内,用小火炒出蒜香,当蒜末略发黄时,将事先炒好的茄子放回锅内,用小火炒匀;

六、贵溪市茄子捣辣椒做法?

1、茄子半个,洗净外皮,切成大片

捣椒茄子

2、入蒸锅中

3、大火蒸20分钟。期间用筷子扎一下,能轻松扎透,就说明蒸好了

4、等晾晾一些,用手撕成茄条

5、选取肉厚皮薄的那种青红辣椒,这种辣椒辣味没有那么刺激,洗净晾干

6、大蒜,最好是新蒜,剥去外皮

7、将辣椒蒂切掉,也可省略此步

8、锅内倒入一点点食用油,先中火将青辣椒放入锅子中慢慢煎,当表皮呈金黄的“虎皮”状时,调小火,继续煎上几分钟,用锅铲压一压,最好将青椒煎软、煎透,这样既入味又好吃

9、将新蒜用擂杵捣碎

10、煎好的虎皮辣椒用盘子盛出

11、同样用擂杵捣碎

12、另取一个大碗,将撕好的茄条放在碗底,擂碎的虎皮尖椒和蒜末码在其上。放点盐和味精,再来点儿生抽、醋和香油,OK啦

七、茄子拖面的做法窍门?

材料

"手工拉面 2人份","茄子 1条","虾仁 15只","蒜末 1大匙","姜末 1大匙","九层塔 少许","青葱 1只","鸡蛋 1颗","香油 1.5大匙","素蚝油 1大匙","糖 1茶匙","胡椒粉 少许","盐巴 适量","高汤 200c.c"

做法

step1

1:虾仁洗净后切成小丁,加0.5匙香油拌匀、茄子切滚刀块、青葱切花、鸡蛋打散备用。

step2

2:烧一锅热水,水滚后放入拉面煮熟。

step3

3:热锅,加入1大匙香油和茄子翻炒,再加入蒜末、姜末、葱白爆香。

step4

4:加入<调味料>翻炒均匀,盖锅焖煮一下,至茄子变软入味。

step5

5:加入虾仁丁拌熟。

八、芙蓉茄子酥做法窍门?

材料:猪肉100g,茄子1个,香菇6个淀粉10g ,盐,醋香油适量

1. 猪肉切丁,用红薯粉抓匀,加上切碎的小葱,加入少量的盐、醋、香油,在抓匀备用!

2. 茄子切片(茄子要斜着切)香菇切片备用

3. 把蛋打好(加入少量的盐一起打,通常大点的蛋一个就够了)然后把香菇放进去,加点凉水,放进锅里蒸!

4. 然后把肉放在一片茄子上,另一片压紧!

5. 把香炸粉加点水,不能太多,调得稠稠的,这样茄子才沾得住!

6. 然后用包好肉的茄子裹上香炸粉,等油锅热了,中小火炸到茄子熟了!然后捞起来放在蒸好的蛋上面!

7. 最后淋上泰式甜辣酱!

九、东北硬烧茄子窍门

材料

主料:茄子,香菜,蒜瓣

副料:酱油,糖,盐,水,油

做法

1、茄子去皮,切成滚刀快。放如一大碗内,均匀的撒上一层盐,边撒边搅拌。然后放到一边备用。

2、这时候,你可以剥蒜,洗香菜。将蒜瓣切成蒜绒放在碗里,到上一点酱油。加一点白糖和水,凑够一碗。香菜切末(要是你是熟练工的话,可以在ld的批准下看会子电视。因为茄子还要淹一会)大概30分钟后,使力气的活该开始了。

3、抓起大碗里面的茄子,拼命的攥~~尽量把水攥干。攥的越干,烧出来的茄子越香。待油8分热的时候,将攥成球球的茄子下锅。炒到茄子变色倒入刚才按照秘方配置的汤料。烧开后关小火,记得还要翻翻。要不然茄子快一定是一边象包公,一边象曹操。等汤收的差不多了,关火到入香菜末,翻锅数下,装盘。

十、豆荚茄子的做法窍门?

1、长豆角洗净切段,茄子切大概小指粗的段,姜和蒜切片,干辣椒切小段

2、锅中水开后,放入豆角,水再次沸腾后立即捞起,(豆角在水中大约一分钟左右,煮时加入一点盐和几滴油,目的是为了去除豆腥味儿和保持豆角翠绿的颜色)

3、锅中放油,加热至高温时倒入茄子条,过一下油,(茄子容易吸油,在过油时应在油热高温时放入茄子,然后转小火,待茄子变色后,起锅时转大火捞起,这样茄子既可以保持形状又不会吸太多的油)

4、茄子盛起后,锅中留少许底油,下蒜片,姜片,辣椒煸炒出香味后倒入豆角和茄子

5、调汁,将适量盐,白糖,鲜贝汁(或蚝油,目的是为了增鲜,因为俺不爱用鸡精,而且加点海鲜类的调料才可以炒制出媲美餐馆的味道哦),水调成汁;(这一步可在炸茄子时进行)

6、倒入调好的汁,盖上锅盖焖一会,烧至汁快收干时即可。(因为俺喜欢汤汁泡饭,所以一般会多留一点汁,如果你喜欢干煸口味的,可以多烧一会)

7、一道好吃的豆角烧茄子就做好了,现在可以享用了哟。看看下面截图感觉如何。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