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做菜窍门

怎么样做饭?

时间:2025-07-16 06:04|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怎么样做饭?

电饭煲煮饭:做饭前将米泡10多分钟,做出的饭好吃又省电;用热水煮饭省电,又可保持米的营养;在开锅... 因此,最好先做饭后做菜,菜好了饭也得了。 米饭做熟后马上将压力锅坐在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里,两三秒钟...

二、怎样能快速的学会作菜?

首先,不要买不常见的菜。

其次,可以先从好做的菜做起,比如西红柿鸡蛋

做法如下:

1. 配料:两个西红柿、1-3个鸡蛋(一个人的量)

2. 将鸡蛋打散后放入少许盐

3. 锅热后倒少许油,油热倒入鸡蛋。稍微翻炒后

待鸡蛋凝固后出锅。

4. 炒完鸡蛋无需刷锅,继续倒油,放入切好的西

红柿,当炒到8-9成熟后倒入鸡蛋,放入糖、少

许盐。稍微再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简单、好吃、易掌握

如果你从没有做过饭,在作料的运用上多少可能初期还是掌握不好。在你做菜时旁边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只能靠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做菜其实不难,常见菜做法无非就是放盐、味精、酱油这样的作料。但一定要经过一个熟悉的过程。虽不难,但也不想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所谓快速,我建议你初期先用鸡蛋为主做菜,好掌握。除上述介绍的菜你还可以尝试做一下:黄瓜炒鸡蛋、洋葱炒鸡蛋,方法大致雷同,只是后介绍的两道菜不用放糖。就先说这些吧。你慢慢尝试吧,祝你成功!

三、怎么烹饪最简单的菜?

干墨鱼烧肉:

-烧五花肉或直排,不放盐。

墨鱼切成麻将大的块。

上好的五花肉,切块,锅里放油,先炒肉(排骨),再加入墨鱼,炒干水分,加好料酒,加少许海天老抽上色,加海天生抽,炒几下,加水要淹没鱼肉,用小火烧(保持水似开非开状态)1-2小时,您觉得烂了就行,大火收干水,不要太干,加胡椒,少许味精,放一点点糖,加一点香葱段。结束。

四、厨师做菜技巧大全

1、盐(低钠盐):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其渗透力强,适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

2、糖: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

3、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鲜味。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搭隐

4、发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

5、面粉:分为高、中、低筋三种。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

6、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为芡粉。

7、生粉:为芡粉之一种,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汤汁浓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浆时,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

8、小苏打粉: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可使肉质较松滑嫩。

9、豆豉: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再切碎使用。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

10、酱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

11、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

12、知袜厅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于烹制糕点。

13、麻油(香油):菜肴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14、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

15、辣椒酱:红辣椒磨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

16、甜面酱: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

17、辣豆瓣酱:以豆瓣酱调味之菜肴,无需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咸。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

18、芝麻酱:本身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

19、蕃茄酱: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泽。

20、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21、鲍鱼酱: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

22、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

23、葱:常用于爆香、去腥。

24、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

25、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

26、蒜头: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27、花椒:亦称川椒,常用来红烧及卤。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为花椒粉,若加入炒黄的盐则成为花椒盐,常用於油炸食物沾食之用。好如

28、胡椒:辛辣中带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白胡椒较温和,黑胡椒味则较重。

29、八角:又称大茴香,常用于红烧及卤。香气极浓,宜酌量使用。

30、干辣椒:将籽去除,以油爆炒时,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

31、红葱头:切碎爆香时,应注意火候,若炒得过焦,则会有苦味。

32、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陈皮等香料,味浓,宜酌量使用。

33、生抽=颜色较浅,酱味较浅,咸味较重,较鲜,多用于调味;

34、老抽=颜色较深,酱味浓郁,鲜味较低,故有加入草菇以提高其鲜味的草菇老抽等产品,一般用于给菜肴上色;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