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的添加从4月龄就应开始,先加蛋黄以后完蛋,然后各种荤菜和水果、蔬菜。每周加一种。6个月以后母奶内的成分已不够小儿的生长发育,应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此外,添加辅食也是为断奶作准备;在辅食添加已成熟时应及时断奶。
应让宝宝逐渐过度到固体食物,先吃糊状食物,然后细颗粒食物,再粗颗粒,小块,大块食物(一般说,3~4个月的孩子,应吃磨得很细的食物,5~6个月的孩子可吃磨到中等细的食物,6~7个月的孩子,可吃柔软的食物,9~10个月的孩子可吃粗糙的食物。。我们人类从婴儿期吃流质到以后吃固体食物的过渡有最佳年龄,过了最佳年龄,再吃固体食物就会作呕。故不可错过这最佳年龄。
婴儿的膳食应从4~6个月时的“每餐一种食物”过渡到一岁时每餐的食物和你一样丰富。即一日三餐和大人一样。两餐之间加奶或果汁等。每餐的量一半是主食一半是菜,菜中一半荤一半素,至于荤是什麽、素是什麽由您随意搭配。“菜”由糊状到细颗粒、中颗粒、粗颗粒。“菜”的加法是每周加一种,吃了不腹泻下周再加第二种。这是辅食添加的原则。按此原则,根据您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具体制作、分配。
6个月以上的小孩让他吃饱一顿以代替一顿奶,8个月时一天吃二顿,9~12月龄一天吃三顿。这是母乳经作为添加品,一岁以后的小孩一天可喝500~600毫升牛奶。
下面是辅食添加的举例:
4月龄~
母乳:5~6次;米粉:1次;水果:果汁;鱼肉蛋:蛋黄1/4~半个。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原则一:从一种到多种
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要在前一种食物食用3~5天,孩子没出现任何异常之后进行。具体做法可以从加最不容易出现过敏的米粉开始,观察添加后孩子的神态、大便、皮肤的状况,如果孩子活泼、爱吃、没有喘,没有起“风疙瘩”(荨麻疹),也没有肚子痛、腹泻,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喂下去,3~5天后就可加第二种食物了。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原则二:从少量到多量
一般所谓的少量,指第一次只给10 ml左右;第2天加至20 ml;第3天加至30 ml。当吃到30 ml无异常表现后才可再加量。多量的“多”要适合孩子的胃容量和消化吸收能力。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原则三:从稀到稠
闭着眼睛想想,孩子从吃米汤到稀粥,到稠粥,到软饭的过程,就是体现“从稀到稠的原则”的最好的例子。稀的概念是指用勺舀起泥糊状食物后,倾斜勺子时,食物会像液体一样地流淌下去;稠的概念是指食物粘在一起成团,从勺里往外倒时,食物是成团状地滚落下去的。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原则四:从细到粗
细指细腻到没有颗粒感的程度;而粗则是一个演变过程。从米糊——烂面条——碎面条——馄饨——包子——饺子;从菜水——菜泥——菜末——碎菜都包含着这一变化,你可细心地体验。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原则五:少糖无盐,忌油腻
盐以其离子状态维持着人体渗透压,而肾脏靠浓缩和稀释功能维持着人体的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和成人相比,婴儿肾脏功能尚不成熟,给1岁前婴儿食物中加盐,必定会增加他肾脏的负担,时间一长将对孩子的肾脏发育不利。现代科学研究还告诉我们,从小“口重”,成人后患高血压的几率会增加,而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甜食会造成肥胖,油腻不利于消化。总之,从孩子生理条件出发,应科学地选择适宜孩子的食物,慢慢地添加。
宝宝满四个月后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建议从少到多、从细到粗、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添加辅食了。可以添加的辅食有米粉、鸡蛋黄、菜泥、果泥等。刚开始建议在白天的时候添加一顿米粉,看宝宝的适应情况然后再添加其他辅食。
人工喂养3个月后可以添加果汁和菜汁,母乳喂养要在4个月以后。先添加菜汁后添加果汁,每种吃3天后再换另一种。果汁较浓可以加等量水稀释或加小半勺婴儿蜂蜜。6个月内的婴儿不加盐和糖。 宝宝三个月,你可以安排上午下午都吃一次果汁或者米糊。每次要少。我买过手动和九阳榨汁机,可宝宝就吃那一点点,反而不好弄。建议买个研磨盒,你喜欢给她吃什么果汁就研磨一下把果汁倒出给宝宝吃。水果可以从常见的水果开始。其实只要孩子能适应,没特别要求是哪种。 宝宝小。果汁每次给少点。一,二十毫升就行。不要在乎宝宝吃很少,这时候果汁起非常小的作用的,反而吃多了万一小孩不舒服了,那就亏大了。 四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先加半个蛋黄。或者米粉。水果可以吃少量的果泥,其实果汁还是非常好的。米粉或者蛋黄两顿奶之间吃。这么小不建议代替一次奶。如果你觉得她前面辅食吃的多。奶就少冲点; 4个月的宝宝吃辅食是辅助的,奶粉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果泥最好自己做。
宝宝添加辅食一般是先加谷物类,像米汤、米糊、烂粥之类的,再过渡到蔬果类,最后到肉类,对宝宝的肠胃发育比较好。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