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干黄豆200克,辣椒800克,食用油350克,咸口味的甜面酱300克,食用盐50克,白糖20克,高度白酒2瓶盖和一些家常香料。
1,首先我们先准备200克的干黄豆,挑去里面的坏豆子,然后清水淘洗干净后,再加入清水把黄豆浸泡一夜。
2,第二天,把泡好的黄豆,控水,倒入煮锅里,煮黄豆时要多加水,这样才能把豆子煮烂。起初先大火烧开,烧开后,拿掉锅盖,防止溢锅。一直煮到豆子软烂但是不烂掉,豆子形状还是很完整的这种。
3,再准备800克鲜红辣椒洗干净,晾干水分。辣椒我们最好选这种线椒,水分水,熬豆的时候,水分蒸发的会快些。
4,然后我们准备一些家常香料,有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大葱,大蒜。用350毫升的食用油,开小火慢炸,炸出香味,一直炸到像这样,香料变成褐色控油捞出。
5,豆子煮软烂后,控干水分,一点把水分控控,这样熬豆时,不会因为水油不溶,导致厨房溅的都是油花。再把控干水分的辣椒,用绞肉机打成末加进来。
6,现在开始熬豆,全程开中小火。一开始是这样的状态,水油混合物的液体,虽然金黄,但是不透亮。
7,大约熬上40分钟的样子,液体明显变得比较透亮,这种状态就可以了。再把准备好的咸口味的甜面酱300克加进来,一定要加甜面酱的,不然做出来不好吃哦。搅拌均匀。依然开中小火,再熬10分钟。火候宁小不大,这样慢慢熬才会出味,所谓慢工出细活。
8,10分钟后,向里面加入50克食用盐和20克白糖,再熬上5分钟。其实加过甜面酱后,可以尝尝盐味大小的。酱豆酱豆,盐味要稍大点,一是储存时间长,二是才会香。
9,再过5分钟,加入高度白酒2瓶盖。搅均匀,再熬5分钟就可以了。放凉后,找一个干净的瓶子装起来,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近期吃不完,封口处就要多封油,食谱里的350毫升油就要提高到500毫升的样子。我做的是油比较少的豆,放在冰箱一个月就吃完了,所以不需要太厚的油封口。
10,做好的酱豆,配上刚出锅的白馒头
制作方法 1.旧法生产 (1)原料处理:以面粉100份,约加清水40份,充分揉匀,再在杠杆下压揉至取样检查无生粉夹心为度;切成长约30厘米,宽10~15厘米的块状,分层上甑蒸熟。
(2)制曲:机糕蒸熟后,立即摊开排降表面水分,冷却后按原料总重的0.3%接种米曲霉种曲,将面糕就地立堆于草席上,与地面约成10~15°角,表面加覆草垫保温。48小时后,品温升至40℃上下,即应进行翻堆,翻堆后品温再次上升,最高可达50℃,根据温度高低,决定翻堆次数。一般每日翻1~2次,连续3天,翻堆时必须将原米直立的面糕逐一倒转,并渐渐堆高。5~6天后改大堆垛,垛顶留30厘米直径的孔,以排除水分。再堆置5~6天,至垛顶不再有水雾冒出,即将面糕移至烈日下晒干。正常的面糕曲断面应呈白色松散的粉状,质地轻而松脆,清香,口尝有甜味。晒干后,打碎成直径2~3厘米的小块。
(3)发酵:面糕块按重量添加1倍的16°Bé盐水(盐水调制时可添加部分米酒,但最终盐水浓度不应低于16Bé),拌匀后下缸,置日光下曝晒。次日翻一次,3天后再翻一次,以后每日至少翻2~4次,夏季约5个月成熟,康细出售。
产品色泽金黄,口味甜腻,醇香鲜美,下锅不糊。
原料消耗:每100公斤面粉产甜面酱150~170公斤。
主料:
豇豆1000g
步骤1
左面的是嫩些适合晒干的,右面的老了不适合晾晒成干了
步骤2
锅内烧开水后将嫩豇豆放入
步骤3
氽烫至豇豆变熟,
步骤4
熟了的豇豆捞出沥干水
步骤5
将豇豆平铺理直晾晒,(也可悬挂起来晾晒)
步骤6
晾晒一天后将豇豆翻动下,保证豆与豆之间不粘结
步骤7
豇豆晒干后就可收起来了
步骤 1
干黄豆加纯净水,泡发一晚上,8小时以上。泡发舒展,切记多加水,吸水率很大。水不够及时加。
步骤 2
将泡发好的黄豆清洗干净,检出坏豆和杂质。蒸锅蒸笼刷洗干净。黄豆放入蒸笼内。大火烧开,15分钟后转小火。继续蒸制90分钟。关火继续焖至黄豆不烫手。控干水分倒入干净的盆中,凉制40度以下。没有温度计,以手摸微温为宜。
步骤 3
在豆子上撒一点这个曲粉,大概1克就行,翻拌均匀。剩下一克一会儿用。
步骤 4
200克生面粉先取一半,撒入豆子上,翻拌均匀,加入曲粉1克,继续翻拌均匀。这时候的豆子虽然裹了面粉,但是还是比较粘,这时继续根据情况逐步加入剩下的面粉,边加边翻拌,直至豆子都均匀的裹上一层面粉,不再粘连,面粉层尽量厚一点。
步骤 5
豆子找透气的容器,下面垫上草席或透气的垫层,上面同样盖上类似的材料,遮光且透气即可,我用的是装面粉的编织袋。放在通风黑暗的地方,室温25-30度都行。
步骤 6
我用的是黑豆。剩下的就要交给时间了,室温28度情况,大概需要3~4天的时间发酵,豆子会从白色变成黄绿色,上面长满曲菌。大概10个小时以后豆子会开始发热。发热后要及时翻晾通风,豆子温度30~38度为宜。不要让豆子温度超过40度,不然会有氨水的味道。豆子用手摸,过热的话及时揭掉覆盖的东西,或者用风扇吹一两分钟。等豆子摸起来不热了再盖起来继续发酵。大概需要2小时翻晾一次。中间豆子如果粘在一起了,要及时分散,如果太黏可以再加一点干面粉。三天后豆子变成灰绿色,不再发热,干爽松散即成。太阳下暴晒一两天,即可密封储存起来。
步骤 7
成品。
第一步是煮豆把精选黄豆在凉水中洗净后,直接放在锅里添入自来水,没至黄豆上约二指深。然后开始像焖米饭一样煮豆,把豆煮到吃起来稍微有点面。豆捞出后放在筛子上控一夜,凉透。
黄豆凉好后开始拌面,在黄豆外均匀裹上一层薄面,互相不粘连。如果豆太干拌不上面,把留用的煮豆水淋在黄豆上少许,达到使其能裹面的程度。
第二步是捂豆在木板或一些透气性好的材料(忌用玻璃板或塑料)上铺三四层报纸,报纸上再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或牛皮纸。把拌好面的黄豆均匀铺在白纸上,约一指厚。在摊好的黄豆上再铺上一层透气性好的纸。捂豆的房间门窗不要频繁开启,尽量保持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春天温度低时可盖上纸并在纸上盖一层毛巾被,利于豆子发酵。
黄豆捂到第3天时,如果黄豆发乌,说明捂得恰到好处,如果发黏则说明湿度大,可把盖在上面的纸揭下。3天后,黄豆长出白毛,再等一两天,白毛变绿毛,把长满绿毛的豆放在筛子里,放太阳下将其晒干,约需两天。整个捂豆晒豆过程,最长不会超过7天。
第三步是晒酱晒酱之前先拌酱,这一点非常关键。拌酱前一定要听天气预报,如果一周内没有连阴雨天气,方可拌酱。拌酱当天需天气晴好。拌酱前把豆中夹裹的成团绿毛或黑毛捡出扔掉。
一斤黄豆配三四两盐、四五斤西瓜瓤。先用水把花椒、大料等洗净,捞出后加入盐放在一碗开水中浸泡,等水冷却后倒入准备好的大盆中,再倒入晒好的豆,搅拌后浸泡两个小时,再放入西瓜瓤搅拌。
把搅拌均匀的酱豆盆口处蒙上一层棉质纱布,纱布上面可撒一些花椒,防止招苍蝇。
把蒙好纱布的酱豆盆放在太阳下暴晒,早上搬出时搅拌一次,晚上再搬回室内,防止雨淋。晒半个月,闻到酱香味后可炒制食用。
晒面酱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将面粉和水混合,揉成面团。
2. 将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细条。
3. 将面条挂在晾衣架上,并在通风处晾干。
4. 在等待面条晾干的过程中,可以将面酱调料混合在一个碗中,备用。
5. 当面条晾干后,可以将面酱调料均匀地涂抹在面条上。
6. 将涂抹好调料的面条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并在室温下保存。
7. 如果需要保存更长时间,可以将面条放入烤箱中烘干,或者在太阳下晒干。
8. 食用时,可以将晒好的面酱涂抹在面包、馒头或其他食材上。
晒面酱需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如果面酱出现变质或异味,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制作。
把新下的酱想发好,就需要嗮太阳,放到太阳底下,酱缸上盖个纱布最好,天黑了就盖上酱缸盖子。
七月份做最好。
1.黄豆浸泡膨胀无皱纹,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到笼屉里面蒸煮1-2小时,然停火自然降温。不要蒸烂,黄豆降温降到40℃以下,接种酱油曲精,将曲精和面粉混合均匀,和黄豆拌匀,让黄豆都沾上面粉。
2.把拌好的黄豆放在干净的盒子,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发酵制曲。
3.温度30-35度之间最好,8-12小时,料发白,将曲翻一次,温度低延长时间。
4.28小时左右,黄豆表面会长满菌丝(菌丝为黄绿色),此时已经制曲完成。(受季节、温度的影响,长菌丝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点)
5.把制好的曲,晒3天的太阳
6.放到缸里面或者瓶子,加入2.5公斤14.5%的盐水,(盐水温度55-60℃),然后封闭,暴晒使曲发酵,每天用木棍搅拌1次,7天后再加5公斤14.5%的盐温水,水温50℃左右,2-3天搅一次,再发酵半月,半月后在太阳下密封暴晒自然发酵,不易再搅拌
7.4个月后打开看看,颜色已经很深,酱香味很浓,晒的时间长味道会更好
晒酱可以使用各种酱料,视个人口味而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晒酱:
1. 辣椒酱:辣椒酱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
2. 韩式辣椒酱:也称为 “gochujang”,由辣椒粉、大豆酱、糖和大蒜等成分组成,是韩国传统的调味汁。
3. 红油豆瓣酱:这种酱料的主要成分是豆瓣酱和辣椒油,口味偏辣。
4. 蚝油酱:蚝油酱是一种甜味较重的调味汁,常用于烧烤和烤肉料理中。
5. 蘑菇酱:蘑菇酱是一种香味浓郁的酱料,适合搭配各种蔬菜和肉类。
酱大骨是由猪大腿骨做成的,有着多方面的养生功效。多喝骨头汤可减缓衰老。老年人经常食用骨头汤,不仅可有效地遏制骨髓衰老,还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今天教大家做酱大骨,做法简单一学就会。
材料:猪棒骨、炖肉的各种调料(大料、桂皮等)、葱姜蒜、盐、酱油、料酒、豆瓣酱
步骤:
1、先将骨头洗净,备用。
2、把骨头入开水焯,焯好后捞出备用。
3、高压锅中放适量水烧开,放入各种调料(葱姜、料酒、生抽,老抽、大料:香叶,桂皮,八角等)
4、把焯好的骨头放入高压锅中压20分钟,关火。待放完汽后,将骨头捞出。
5、炒锅内放一点点油,加入适量豆瓣酱炒香,适当放点儿水,然后把骨头放锅内翻炒,使骨头均匀地粘上酱汁,即可出锅。
6、放上一点香菜点缀即可哦。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