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做菜窍门

如何做灌汤包子

时间:2024-11-19 01:16|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如何做灌汤包子

如何做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是中国传统的一道美食,以其鲜美的汤汁和香糯的外皮而著称。无论是早餐还是午餐,都是人们喜欢的美味选择。然而,很多人可能认为制作灌汤包子非常难,需要专业的技巧和复杂的步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份简单易学的灌汤包子做法,让您在家中也能轻松品尝到这道美味佳肴。

材料准备

在开始制作灌汤包子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食材:

  • 面粉500克
  • 中筋面粉100克
  • 酵母10克
  • 温水250毫升
  • 猪肉馅500克
  • 鸡肉汤300毫升
  • 姜蒜碎适量
  • 香菜适量
  • 葱花适量
  • 盐适量
  • 生抽适量
  • 料酒适量
  • 胡椒粉适量
  • 香油适量

步骤说明

1. 面团的准备 首先,将面粉和中筋面粉混合过筛后倒入大碗中。然后,在温水中加入酵母,搅拌至完全融化后,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后,揉成面团状,并醒发20分钟。

2. 馅料的制作 将猪肉馅放入碗中,加入姜蒜碎、葱花和适量的盐、生抽、料酒、胡椒粉和香油,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3. 馅料的处理 取适量馅料,用手搓圆,并用手指拍打成饺子皮的形状。然后,将馅料放在饺子皮上,并将皮包裹起来。将包好的馅料放在定型木或垫有油纸的蒸锅上,再次醒发20分钟。

4. 汤汁的准备 将鸡肉汤倒入小锅中,加入适量的姜蒜碎、盐和香菜,慢慢煮开,制成美味的汤汁备用。

5. 蒸煮 将准备好的包子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0分钟即可。

6. 出锅 待包子蒸熟后,取出放在碟子中,将汤汁倒入包子中,撒上葱花和香菜点缀即可。

小贴士

  • 面团发酵时,要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切勿受到冷风的吹袭。
  • 包馅时注意火候,过火容易破皮,影响口感。
  • 汤汁的制作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其他调料,如食用油、生抽等。
  • 包好的包子稍作醒发,可以使面筋充分吸收水分,口感更好。
  • 蒸包子时,要注意火候掌握好,过久或过短都会影响口感。

希望大家通过本文所分享的做法,可以在家中轻松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灌汤包子。无论是作为一道主餐还是下午茶点心,都能够为您带来愉悦的味蕾享受。快动手尝试吧!

二、灌汤包的皮制作窍门?

【第一步】:首先我们准备新鲜的猪皮400克,用刀刮洗干净,去除猪皮的皮腥味,然后切成长条,冷水下锅倒入没过猪皮的清水,放一勺料酒去腥增鲜,大火烧开之后用勺子撇去锅里的浮沫,注意我们煮猪皮的时候盖子不要盖,让猪皮的腥味随着蒸汽挥发掉,撇去浮沫后盖上盖子用中火煮15分钟,这样子让猪皮煮得柔软劲道一些,开盖之后把它捞出,然后再把它切成小丁,这样子更加容易煮出胶原蛋白,

然后再到路锅中继续煮十分钟,关火之后浸泡在汤汁中直至变成温热,最后捞出肉皮丁把汤汁倒入大碗里面,然后放入冰箱冷藏两到三个小时即可,这是做好灌汤包的要点之一:猪皮的处理!

【第二步】:另外准备一个大碗倒入高筋面粉300克,盐3克用来增加面粉的筋性,冷水150毫升来和面,边到边搅拌,搅成棉絮状之后加入15毫升的食用油,然后揉成手感稍硬一点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密封醒面一个小时,

【第三步】:准备一个大碗倒入提前剁好的肉馅400克,加入少许花椒粉,白胡椒粉,一勺生抽,一勺蚝油,姜葱末,注意我们在切葱花的时候有个小细节要注意,先把葱白和葱叶用刀背拍扁再切碎,这样子能够让葱香味更加浓郁,

然后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搅拌好之后备用,猪皮冻凝固之后,把它取出来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碎丁,然后把它装入肉馅碗中,加入一勺食用油,一勺盐,一勺鸡粉搅拌均匀,这是做好灌汤包的要点之二:馅料和猪皮冻调和在一起!

【第四步】:醒好的面一定要多揉一会,面皮才会劲道有韧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灌汤包的时候一定要用高筋面粉,因为它的筋性比较强,

搓成长条下16个面积,把每一个面积搓圆,按扁,尽量擀薄来,来赶成中间稍厚边缘薄的面皮,

然后把馅料放在面皮的正中间,用提拉的手法把它包严实来,顶部封口更能锁住包子内部的鲜味,然后每个包子单独铺一张油纸防止粘连漏汤,这是做好灌汤包的要点之三:顶部要封口,底部要防粘。

【第五步】:灌汤包温水下锅,盖上盖子开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十分钟,关火就开锅,防止汤汁把包子皮泡软,包子内部的水蒸气遇冷后就会凝结,所以灌汤包子才会塌陷。

按照上面的诀窍做出的灌汤包晶莹剔透,外皮薄而有韧性,馅料鲜美汁水丰盈,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外形玲珑剔透、特别好吃!亲,如果您有做灌汤包更好的方法或是建议,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注意事项)

1. 我们在煮猪皮的时候,可以出锅后放入料理机里打碎,这样胶原蛋白更充足。

2. 肉馅最好是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去皮后剁成的,口感松散不紧实,

3. 如果觉得包子皮一张一张的擀很麻烦,也可以先把面团擀成一张大薄片,然后用杯子压出圆面皮,速度会更快。

三、如何做灌汤包?分享灌汤包的全部做法及配方

灌汤包的制作步骤

想要制作出美味的灌汤包,首先需要准备食材和原料。在制作灌汤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洁、消毒烹饪用具,准备好面粉、酵母、肉馅以及调味料。
  2. 和面:将面粉与酵母混合,加水揉成面团,醒发20分钟。
  3. 包馅:将肉馅与调味料拌匀,制作成馅料。
  4. 包馅:将发好的面团擀成面皮,包入馅料并制作成小包子的形状。
  5. 蒸煮:将包好的灌汤包摆入蒸笼,大火蒸10-15分钟。

灌汤包的配方

制作灌汤包所需的食材及配方,需要根据个人口味进行搭配,一般包括以下基本配方:

  • 面团:面粉、酵母、水。
  • 馅料:猪肉馅、虾仁、香菇、葱姜蒜等调味料。
  • 调味料:生抽、料酒、盐、胡椒粉等用于调味的食材。
  • 汤汁:鲜汤、高汤等可根据口味选择。

总结来说,制作美味的灌汤包需要注意面团和馅料的搭配,并且掌握好各个步骤的技巧和火候。灌汤包是一道美食,希望以上的制作步骤和配方能够帮助到您。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制作灌汤包有所帮助。

四、济南学做灌汤包哪家好?

传统小吃灌汤包培训学习就来济南食尚香特色小吃培训学校。

食尚香灌汤包培训内容

1、灌汤包的馅料核心配方(带秘制料核心配比+制作技术);

2、灌汤包和面的关键步骤详解;

3、灌汤包馅料的制作;

4、灌汤包猪皮冻的制作;

5、灌汤包的包制方法及醒发时间;

6、灌汤包的火候的控制、蒸制时间。

五、什么叫灌汤包?灌汤包怎么做?

灌汤包,是一种汉族特色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温水、猪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著名产地开封。

灌汤包形式美观,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 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

灌汤包费做法:主料:面粉1000克、温水600克、猪五花肉700克、肉皮冻280克、蟹肉160克、蟹黄、酱油各40克、猪油100克。 辅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葱花、姜末各5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制作

1.将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放置片刻。

2.猪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

3.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50克4个的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

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

六、灌汤包店菜单

欢迎来到我们精心设计的灌汤包店!无论是品尝正宗的灌汤包还是品味其他美味佳肴,我们的菜单定能满足您的味蕾。下面是我们令人垂涎三尺的菜单:

灌汤包

我们以灌汤包而闻名。这个传统的中式小吃属于鼎鼎大名的经典。我们的灌汤包皮薄、汤汁丰富,内馅口感独特。不管您喜欢猪肉、鸡肉还是海鲜,我们都有丰富的口味供您选择。尝一口热腾腾的灌汤包,绝对会让您流连忘返。

精选菜肴

除了灌汤包,我们还提供多种精选菜肴,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顾客需求。无论您喜欢清淡的素菜还是喜爱味道独特的肉类菜品,我们都有丰富的选择。下面是几个我们推荐的招牌菜:

  • 瑶柱扒鸡:入口松软的鸡肉,搭配鲜美的瑶柱,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 鲍汁虾球:鲜嫩多汁的虾球,蘸上独特的鲍汁,带来一种绝妙的风味体验。
  • 香菇扒时蔬:新鲜的时令蔬菜与香菇的完美组合,口感独特,营养丰富,适合素食者。

美味汤品

汤品在中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喜欢汤品的顾客,我们精心研发了多种美味汤品。无论是鸡汤、牛骨汤还是海鲜汤,我们的汤品都经过精心熬制,保留了食材的鲜美滋味。尝一口我们独特的汤品,您将被温暖的口感和美味的味道所打动。

甜品与饮品

我们的菜单还包括多种精致的甜品和饮品。品尝完美的一餐后,您可以尝试我们的甜品来一份甜蜜的结束。我们的饮品种类繁多,有清凉的冰沙、健康的果汁以及经典的中式茶饮,满足您对于口感和口味的各种需求。

无论您是一位吃货还是对中餐有着独特品味的美食家,我们都能满足您的味蕾需求。我们的菜单为您提供了多种选择,无论是单独品尝还是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分享,我们都有适合您的美味佳肴。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灌汤包店,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

七、梅子教做灌汤包?

食材:

猪肉皮500g,五花肉250g,面粉200g,葱适量,姜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香油适量,五香粉适量。

灌汤包的做法步骤:

1、首先给大家介绍老厨师说的千万不能少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作猪皮冻,皮冻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够提鲜,而且皮冻能够凝固汤汁,再遇热又会融化形成汤汁。先将猪皮清洗干净冷水下锅,加入几片姜片,一些葱段大火煮五分钟,然后捞出用刀刮去皮里面多余的油脂,接着汤锅洗净加清水煮开,放入猪皮继续煮半个小时,再捞出将猪皮切成细丝状,这样有利于胶质融化,继续放入汤锅中煮上一个小时;

2、猪皮在煮的过程中,可以将制作包子皮的面团做好,将面粉中加入一点盐,以及适量的温开水,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层保鲜膜,然后醒上20分钟;

3、肉皮煮好后汤的颜色会变得浓白,将汤单独倒入一个容器中,剩余的肉皮还可以继续切碎加入肉片汤中,将肉皮汤冷却到室温以后放进冰箱冷藏形成皮冻,五花肉剁成肉馅,加入葱末,适量的酱油,五香粉,以及食盐和香油调味,最后将冷冻好的肉皮冻切块搅入肉馅中,再一起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

4、将面团用手揉几下,然后以200g面做出16个包子皮的比例,将面团先揉成长条,然后再切成小的面剂子,再用擀面杖擀成1mm厚的包子皮,因为面粉中加过食盐,所以擀出的皮比较有韧劲,可以尽量擀薄一些;

5、将冻好的肉馅包入赶好的包子皮中,手法和平时包包子一样,中间捏出褶子,蒸锅中加水煮沸,有水蒸气时放入包好的包子,开中火盖上锅盖蒸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样皮薄鲜嫩多汁的灌汤包就做好了。

八、怎么做灌汤包?

1、食材:猪皮 50g、水 200g、料酒 5g、面粉 300g、葱花 10g、盐 5g、生抽 5g、蚝油 7g、猪肉 300g。

2、将猪皮放入锅中,加入水、香葱和料酒,盖上锅盖,蒸煮10分钟。

3、捞出猪皮过一道凉水,用刀子刮去猪皮上的油脂,将猪皮切成条状。

4、将猪皮条放入锅中,用中小火煮30分钟再捞出。

5、将剩余的汤汁倒出,放入冰箱冷藏3小时。

6、在空碗中放入面粉和水,用手揉搓成面团,放置一旁醒发20分钟。

7、将猪肉放入空碗,加入盐、生抽、蚝油和葱花,搅拌均匀。

8、取出猪皮冻,切成丁,将切成丁的猪皮冻放入猪肉馅中。

9、取出面团,滚成长条再切成小剂子,将剂子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饼状。

10、摊开皮包上馅,用拇指按上食指将灌汤包包好。

11、放入蒸笼,用冷水上锅蒸煮10分钟即可。

灌汤包,是一种汉族特色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温水、猪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著名产地开封。

灌汤包形式美观,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 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灌汤包是一种包子,但里面却是有汤的。这又是何故?其实只是一层窗户纸,不捅不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用某种工具把汤灌进包子里去的,不然,这汤本已在馅里面,只不过是在包之前把肉冻放在馅中,包好以后经笼屉上火一蒸,肉冻化开而不漏。灌汤包讲究汤不能漏,包子又要不粘笼屉。

九、浓汤宝做灌汤包?

用料

大饺子皮14张,家乐猪骨浓汤宝1个,清水150-180克,小葱2根,姜片2片,香菇4朵,猪肉250克,生抽5克,盐1克,姜末5克,葱花10克,料酒2.5克,细砂糖7.5克

做法步骤

步骤 1

①猪肉搅碎/剁碎;香菇用开水泡软,切碎

步骤 2

②浓汤宝、清水、香葱、生姜,小火煮开

步骤 3

③3min后,取出香葱、姜片,高汤放至常温

步骤 4

常温15min,已半凝固状

步骤 5

④猪肉末300g、生抽5g、盐1g、姜末5g、葱末10g、料酒2.5g、细砂糖7.5、浓汤宝搅拌均匀,冷藏2h

步骤 6

⑤饺子皮边缘擀薄,取适量馅料包裹,冷冻保存

步骤 7

⑥水开后,大火蒸6-8min

十、做灌汤包如何和面?

和面

500g面粉加入5g酵母、5g泡打粉、5g白糖搅拌均匀,分次加入共250ml温水(温度40度左右为宜),温度过高会将酵母杀死,冷水不利于发酵,所以用温水;

有的朋友喜欢将酵母先用温水化开,接着倒入面粉里混合,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先化开酵母更有利于酵母发酵;

水加入之后就用手搅拌均匀,开始揉面。

揉面

如果有压面机,那就省事儿了,2分钟搞定,如果是手工揉面,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揉面的技巧就是耐心+恒心,因为是个体力活,没耐心就揉不好,揉不到位的面团做出来的包子是不好吃滴。将面揉至面皮光滑,无气泡即可,接下来就是醒面了。

醒面

这一步绝不能少,醒面也有一些技巧,因为酵母在40度左右发酵最快,所以我们可以营造一个这样的温度,若是夏天的话常温就可以了,若是天冷时,可在锅内放些温水,放上笼屉,将面团放在笼屉里,不需加热,这样温度和湿度就合适了。醒面时长和温度有关,天热时大概30分钟左右,天冷如果是常温醒发,则需要5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醒好的面体积会比原来的面团大一倍以上,并且用手按压时无塌陷,无反弹,这样的面就醒得刚刚好。

二次揉面

醒好的面需再揉多一次,主要是将里面的空气揉出来,否则蒸出来的包子到处都是孔洞。将空气充分挤压出来之后面就揉好了,接着就可以出剂子了,用手用刀都可以,我本人喜欢用刀,切得均匀速度也快。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