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常做法

凉调毛豆红萝卜家常做法?

时间:2025-04-21 13:39|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凉调毛豆红萝卜家常做法?

凉调毛豆红萝卜做法

食材:

水碱面、梅条肉、甜面酱、黄豆酱、毛豆、香干、黄瓜、胡萝卜、香菜、蒜末

处理食材:

去菜场鲜面摊点买了一斤水碱面,这个分量足够一家三口或四口人吃的,这种面条耐煮有嚼劲。梅条肉、香干切丁,黄瓜、胡萝卜切丝,毛豆焯一下水。准备一盆凉开水,里面加几块用凉开水做的冰块。

烧一大锅水,水开了下面条,水滚了加点凉水,再次滚开捞出,立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凉开水中,这样面条可以极速的冷却。面条完全凉透以后,倒入沥水篮中控干水分,最后倒入盆中,加入少许芝麻油给它搅拌均匀,防止粘连。

锅烧热,加入少许食用油,倒入肉丁煸炒,依次加入香干丁、甜面酱、黄豆酱翻炒。这种酱会比较咸,不需要再加食盐、味精,要加水调节咸淡。再加少许糖,开小火慢慢熬制粘稠,倒入焯好的毛豆、少许芝麻油,关火,备用。

将凉面一份份装在碗里,根据自己的喜好摆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蒜末、香菜,将炒好的酱直接浇在面上,一碗诱人的、凉爽的凉面就做好了,再搭配一碗鸡蛋菜秧汤更完美了。

二、毛豆凉性还是热性的

毛豆凉性还是热性的?科学解析揭开谜底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物的性质被广泛讨论和关注。其中,毛豆是备受争议的一个食材。有人认为毛豆具有凉性,适合夏季食用;而也有人坚信毛豆是属于热性的食物,更适合冬季消费。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科学的解析来揭开这个谜底。本文将通过研究和分析,为大家解答毛豆的性质到底是凉性还是热性。

毛豆的营养成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毛豆的性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毛豆的营养成分。毛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如钾、镁和锌等。此外,毛豆还含有一定量的植物雌激素以及黄酮类化合物。

从营养角度来看,毛豆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和饱腹感。同时,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于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也起到重要作用。而植物雌激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则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有关。

毛豆的热性属性

有人认为毛豆是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是因为毛豆富含蛋白质和植物雌激素。在中医学中,认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雌激素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从而使人体发生内火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毛豆具有热性属性的原因。

此外,毛豆还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如草酸。酸性食物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对于机体的酸碱平衡有一定影响。一些人认为过多食用酸性食物会增加机体的酸负荷,导致体内环境偏酸性,进而产生一系列健康问题。

毛豆的凉性属性

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毛豆具有凉性属性,主要是因为毛豆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在西方医学中被认为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因此,一些人认为毛豆可以降火,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科学角度的解析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食物的性质划分为凉性和热性。食物的性质与人体的生理机制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毛豆的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影响。无论毛豆是属于凉性还是热性,对于一般人来说适量摄入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人体对于食物的热性和凉性的感受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人可能对某些食物更容易产生热感,而另一些人可能不太敏感。因此,食物的性质对于个体来说可能会有所不同。

最后,食物的性质与食用方式和

三、毛豆家常做法?

香辣毛豆

食材

毛豆,干红辣椒,香叶,八角,麻椒,姜片,蒜片。

做法

1、将毛豆两头的尖角剪掉,方便入味,然后加1勺盐反复搓洗几遍备用!冷水下锅大火煮开煮10分钟,准备所有香料八角,姜片,干辣椒,花椒。

2、热油倒入所有香料爆香,倒入煮好的毛豆,加1勺盐,1大勺生抽,半勺老抽,30克白糖,大火翻炒入味后加入清水没过毛豆,大火煮开煮3分钟转中小火煮至汤汁变少浓稠,全程大约煮1小时左右,这样煮的更是入味后装盘。

四、毛豆炖鱼家常做法?

    毛豆炖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品,滋味鲜美又营养丰富。它将新鲜的毛豆和鲜嫩的鱼肉完美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毛豆的清爽口感,又让鱼肉更加鲜嫩入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作毛豆炖鱼的具体做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食材:新鲜的毛豆、新鲜的鱼肉、葱姜蒜末、料酒、盐、鸡精以及生抽等。

接下来,处理食材。首先将毛豆剥壳并洗净,让其保持清爽的颜色和口感。然后将鱼肉剁成块状备用。同时,准备一些葱姜蒜末,为调味增香做准备。

然后,开始烹饪过程。首先,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葱姜蒜末炒至香味四溢。接着,将鱼块放入锅中翻炒均匀,使其表面呈现金黄色。这样能够增添鱼肉的美味和口感。

接下来,加入适量的料酒,煮至酒精蒸发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水量要稍高于食材,以确保炖的时间内有足够的汤汁。

随后,放入毛豆,轻轻搅拌均匀。然后,加盖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炖煮约20分钟,让鱼肉炖煮至入味嫩烂。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提升菜品的风味。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生抽,增添香气和鲜味。

经过慢慢地炖煮,毛豆变得饱满而柔软,鱼肉也变得更加细嫩。吃上一口,清淡的毛豆与鲜嫩的鱼肉相得益彰,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毛豆炖鱼是一道简单又营养的家常菜品。它既突显了毛豆的清新口感,又让鱼肉更加鲜嫩入味。无论是平日的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这道菜品都能让人食欲大开。

五、炒毛豆家常做法?

回答如下:炒毛豆是一道简单易做的家常菜,下面是具体做法:

所需材料:

1. 毛豆 500克

2. 大葱 1支

3. 姜片 适量

4. 蒜末 适量

5. 盐 适量

6. 生抽 适量

7. 植物油 适量

步骤:

1. 毛豆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2. 大葱切成葱花备用。

3. 热锅冷油,加入姜片和蒜末爆香。

4. 加入毛豆翻炒,炒至毛豆表面微微泛黄。

5. 加入生抽和盐翻炒均匀。

6. 加入葱花,再翻炒几秒钟即可出锅。

小贴士:

1. 炒毛豆时不需要加水,因为毛豆自带水分,炒出来的口感更佳。

2. 炒毛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口感,建议炒5-8分钟即可。

3. 如果喜欢更加香脆的口感,可以适当增加油量。

六、酸菜毛豆家常做法?

酸菜毛豆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做法:

所需材料:

- 酸菜 200克

- 毛豆 300克

- 瘦肉 100克

- 葱 适量

- 姜 适量

- 蒜 适量

- 生抽 适量

- 盐 适量

- 食用油 适量

步骤:

1. 将毛豆洗净焯水,备用。

2. 瘦肉切成小丁。

3. 锅中放油,放入肉丁煸炒至变色。

4. 加入葱姜蒜爆香。

5. 加入酸菜继续翻炒均匀,烹入少许生抽调味。

6. 倒入焯过水的毛豆,加盖焖烧几分钟,直到毛豆变软热透即可。

7. 最后根据口感加盐调味即可。

温馨提示:

1. 酸菜口感比较咸,请在制作时使用较少的盐;

2. 焖烧时间依个人口感而定;

3.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一些辣椒、花椒等调料。

七、南方毛豆家常做法?

1、毛豆剪掉两端洗净备用。

2、热油爆香姜蒜末和剁椒。

3、下入毛豆翻炒。

4、加入生抽。

5、加入盐后再放入没过毛豆的水煮开,盖上盖儿小火炒制。

6、待水份收干后淋入香油即可。

贴士:

1、毛豆剪去两端这样方便入味儿。

2、剁椒建议最好加,这样毛豆更有味道。

3、毛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

八、毛豆子家常做法?

1.

首先准备好毛豆子500克,如下图所示,毛豆子要选择新鲜翠绿的,不要选择发红的毛豆子,这样就不新鲜。

2.

盆子当中放入1000毫升的水,再放入500克的毛豆子,用手使劲的搓洗毛豆子,这样能够将毛豆子表面的脏东西全部清除干净。

3.

接着再把毛豆子捞出来剪掉了头,这样是为了让毛豆子更加入味。

4.

锅中放入1000毫升的水,放入香叶五克,八角十克,辣椒15克,花椒15克,盐30克,大火煮开。

5.

开锅以后放入毛豆子500克,煮15分钟即可,15分钟以后直接关火。

6.

关火之后把锅拿到桌子上面,自然晾凉,可以浸泡五个小时的时间,这样毛豆子才会更加入味。

7.

五个小时之后,把毛豆子捞出来,这样做出来的毛豆子十分入味而且好吃。

九、毛豆蒸蛋家常做法?

用料:鸡蛋2个,肉沫  毛豆  生抽  盐  温开水 各适量。

做法:

1.准备好所有食材

2.先将毛豆煮熟

3.将煮熟的毛豆放到准备蒸蛋的盘里备用

4.鸡蛋加肉末、少许盐、生抽搅拌均匀,加入温水(鸡蛋和水比例1:2)撇去泡沫倒入盘里

5.水烧开后,放入盘蒸10分钟,先大火蒸1分钟,然后转小火。出锅后倒点酱油、麻油搞定

十、毛豆煎蛋家常做法?

材料:

毛豆300克、鸡蛋3个、葱末适量、盐适量、油适量

步骤:

1. 洗净毛豆,去掉两边的两个节点,用手轻轻挤压一下,把里面的毛豆豆挤出来,备用。

2. 鸡蛋破入碗中,打散成蛋液,加入适量盐和葱末。

3. 锅中加入适量油,烧热,放入毛豆煸炒一下,炒至毛豆变色。

4. 把打好的鸡蛋液倒入锅中,用锅铲迅速拌匀。

5. 轻轻摇动锅子,让鸡蛋液均匀铺开,待下面煎熟后,翻面继续煎。

6. 两面都煎至金黄后,取出装盘即可。

提示:

1. 毛豆要先去掉两边的节点,否则会影响口感。

2. 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火候,不能火太大,否则毛豆会焦掉。

3. 鸡蛋液里面添加葱末是为了提升味道,也可以按照个人口味选择添加其他香料。

4. 煎蛋过程中可以用锅铲轻轻划开,让鸡蛋液煎透,也可以盖上盖子焖煮,煎出来的蛋会更加香嫩。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