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皮独头蒜带皮洗干净,用玻璃或者陶瓷碗装好,暴晒三天。然后装到玻璃罐子泡上陈醋和适量的糖。
大概五天后取出来蒜暴晒干,然后密封装入干的罐子里放入冰箱冷藏或者常温阴凉处存放自然发酵40天。
选蒜,应选用完整、新鲜、饱满、无虫、未剥皮、不长霉点的大蒜。并且把大蒜洗干净。如果要是蒜上面有一点坏的,这一锅蒜就白做了。
泡蒜,把蒜提前泡半小时,捞出晾干。让蒜吸收足够水分,否则容易糊锅。
把蒜装锅,将晾干的蒜放到电饭锅里,注意保持锅内干燥,每次最多放十几头蒜。如果放的太多,每头蒜的发酵效果会不完全。
蒜放好了咱们别着急盖盖儿,锅边放几块纸壳可调节锅内湿度,保证黑蒜发酵成功率。
把这个纸壳剪成四条,分别放在锅内的周边。
把锅盖上盖,调到保温状态放置15天左右,把锅放在安全的地方。这个黑蒜就算制作完成
核心步骤是将优质大蒜进行“发酵”。经过这个阶段,大蒜变得通体乌黑,不仅少了辛辣刺鼻的气味儿,口感也变得软糯酸甜,所以一些吃过黑蒜的人都淘气地叫它“黑蜜饯”,够馋人吧!黑蒜不仅可以当零食,也是做菜煲汤的营养好食材!
独头蒜是不洋葱,大是蒜的种一,就只有一,瓣而普通大蒜有是多瓣的。它吃的法、味道和功效一与般大蒜异无。独头蒜的成形,与种选蒜用不当、土壤瘠薄、播不期当、密过度大、管理不等佳有关系。由于独头蒜其以外形圆美整观、食用方而便备受费消者青睐,市场行很情好。故可巧以妙地利用这因些素来栽培头独蒜,适应市场求需。
黑的像独头蒜的是腐竹一种水果。
黑蒜又名发酵黑蒜,是用新鲜生蒜,带皮在发酵箱里发酵90~120天后制成的食品,能够保留生大蒜原有成分。
独头黑蒜并不是什么新品种,就是使用独头蒜进行发酵后,里面就变成黑蒜了。所以独头黑蒜的叶子和普通大蒜叶是一样的。
1、选地整地
选择砂土或砂壤土种植,避免连作,播种前深翻晒田,熟化土壤。做畦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精细整地,按宽1.2-1.4m、高5cm做平畦。
2、选种
种瓣必须是小蒜瓣,采用重0.5-1g的蒜瓣作种瓣时,独头率可达76%-92%;单瓣质量为1-2g的较小种瓣,独头率可达40%左右。当然不同品种的小蒜瓣,独头率和单头质量是有区别,建议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独头率较高、单头重较大的蒜种做栽培用种,如红七星、二水早品种。
3、播种期的确定
独头蒜的播期确定很重要。播早了,蒜苗的营养生长期长,积累的养分较多,易产生2-3个蒜瓣的小蒜头;播晚了,独蒜的比例较高,但产量极低,小独蒜质量仅3-5g,达不到质量要求。秋播地区一般较蒜头栽培推迟50天左右播种。
4、播种前蒜种处理
将种瓣置于2-5℃的低温冷库中处理50-60天,栽培后独蒜率提高。播前用凉水浸泡6-12小时,用50%多菌灵拌种,杀灭蒜种表面病菌。
5、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尤其是生长后期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多施磷钾肥。幼苗4-5片叶时,每亩应随水追施尿素5-10公斤,避免出现因肥力不足导致短期的“黄尖”或“干尖”现象。在蒜头膨大肥(7-9叶),每亩可追施硫酸钾12-20 公斤,并加大浇水量,使蒜头迅速膨大。结合植株长势,在鳞茎膨大期用磷酸二氢钾、大蒜专用多元微肥等叶面喷施,用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6、病虫害管理
独头蒜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灰霉病、紫斑病和蒜蛆、蚜虫和蓟马。
病毒病可通过3-4年轮作,消灭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或于发病初期喷病毒A和氨基寡糖素·链蛋白等防治。灰霉病可用戊唑醇、异菌脲、咯菌腈、氟唑菌胺进行防治。紫斑病可用多菌灵粉剂拌种或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甲霜灵·锰锌、咪鲜胺等进行防治。
蒜蛆一般在独头蒜烂母期发生严重,可用联苯+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或呋虫胺、噻虫嗪等烟碱类农药灌根处理。蚜虫可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防治。蓟马可用噻虫嗪、啶虫脒等药剂防治。
7、收获
当假茎变软,下部叶片大部分干枯后及时挖蒜收获。加工用的独头蒜挖出后及时剪除假茎及须根,防止日晒、雨淋。作为鲜蒜上市的,挖蒜后要在阳光下晾晒2-3天,防止霉烂。
不一定。
独头蒜纯粹是个概率,它不是说有独头蒜种,你种下就是独头蒜,没有的。它种下时和其它的蒜一样,都是用一瓣一瓣的蒜当成蒜种。可当成出来后,有的成为了分瓣蒜,几兄弟簇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蒜头。而独头蒜则直接就是个圆不溜丢的单瓣蒜。
不一定,独头蒜纯粹是个概率,它不是说有独头蒜种,你种下就是独头蒜,没有的。它种下时和其它的蒜一样,都是用一瓣一瓣的蒜当成蒜种。可当成出来后,有的成为了分瓣蒜,几兄弟簇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蒜头。而独头蒜则直接就是个圆不溜丢的单瓣蒜。
独头蒜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作物,它在食品和药品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它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独头蒜的栽培技术和如何达到最佳产量。
独头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在种植前,应先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营养元素含量。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独头蒜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所以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考虑光照条件。如果土壤过湿,应采取排水措施,确保避免积水,以防病虫害发生。
在选择独头蒜的品种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不同的地区和市场对蒜的品质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选择适合自己地区条件的品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用于气候较短的地区,晚熟品种则适合气候较长的地区。另外,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选择白皮蒜还是紫皮蒜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独头蒜的种植方法可以通过直播和插秧两种方式进行。直播是将种球直接种植在地里,而插秧则是将幼苗移植到地里。以下是这两种方式的具体步骤:
独头蒜的管理技术包括除草、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
除草是保证独头蒜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保证蒜苗的生长。除草时要小心不要伤到蒜苗的根系。
施肥是保证独头蒜充足养分的关键。在幼苗期和膨大期,可以适量施肥,补充养分。一般来说,独头蒜喜欢有机肥料,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要增加浇水次数,确保独头蒜的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独头蒜产量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叶螨等。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
一般来说,独头蒜的生长周期为9个月左右,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当叶子开始变黄、倒伏时,可进行收获。
将独头蒜拔起后,进行晾晒,使其外皮完全干燥。然后,可以将其修剪干净,去掉根部和茎部,分类储存。
独头蒜的产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管理技术等。合理选择品种,科学采用种植和管理技术,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及时处理病虫害,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提高独头蒜的产量。
总之,独头蒜的栽培技术和产量达到的关键是合理选择品种、准备土壤、科学种植和管理。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