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食谱大全

陕北小吃?

时间:2024-11-16 21:12|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陕北小吃?

陕北,独特的文化习俗造就了丰富的特色美食,陕北地方美食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豆腐宴、砂锅扁食、拼三鲜等地方风味入选中华名小吃,倍受游客青睐。真诚欢迎四海宾朋来到陕北品尝地道小吃……

1、清涧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最好即做即食,这样口感最佳。清涧煎饼在陕北地区久负盛名!

2、凉粉

陕北特色风味小吃之一,品种多样,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为最好,色泽嫩绿透亮,而且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效果。凉粉有冷热两种吃法,盛夏时节冷食最佳。用多种调料调制后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品种主要有用绿豆粉面制作的叫“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的叫“扁豆凉粉”,由洋芋淀粉制作的叫“洋芋凉粉”,由荞麦糁子制作的叫“荞面凉粉”。

3、碗托

碗托是陕北有名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碗托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托出,故名碗托。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碗托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

二、陕北特产小吃?

1.卤煮驴板肠

是将整副驴大肠反复漂洗干净,入清水煮半熟,捞出加酱、辣椒、花椒、葱、姜、盐等卤煮而成,其特点是麻、辣、咸、嫩、鲜香味美,为陕北食中一奇。

2.陕北米酒

吃陕北菜时也别忘了要上一壶陕北米酒,这种用软黄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饮料。贺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诗中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足见米酒的引人之处了。

3.火烧

火烧,扁圆如烧饼,含陷似饺子,皮薄陷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分为干火烧和油火烧二种

三、陕北鸟类大全?

         小天鹅、赤麻鸭、翘鼻麻鸭、棉凫、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绿头鸭、斑嘴鸭、赤膀鸭、白眉鸭、琵嘴鸭、长尾鸭、赤嘴潜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青头潜鸭、鸳鸯、丑鸭、鹊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中华秋沙鸭等

四、陕北寺庙大全?

1、青云寺(陕西省榆林市)

青云寺位于榆林市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寺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寺庙各殿宇原有比例适度大小不等的雕塑神、佛像共705尊,这些佛像姿态万千,栩栩如生。此外,庙内还有作工精巧、丰姿多彩的木雕、砖雕、壁画等不计其数,集中体现了民间巧匠的精心创作。

2、西峰寺(陕西省榆林市)

西峰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的大山里,有一个名叫芦草坛的地方,山不算太高,但山口平整开阔,背后山势陡峻,不知什么时代,人们在这山口修了一座小庙,虽只一殿,但由于殿内供奉的是三圣母娘娘,据说还聪明美丽,心地善良,天旱,她呼风唤雨,遇涝,她施力排除,乡人有难有求必应,抽签问卦十分灵验,去者十之八九都能心想事成,因此香火十分红盛。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此庙叫作娘娘庙,此山叫成娘娘庙山,原来的芦草坛到少有人知了。

3、金刚寺(陕西省榆林市)

金刚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东1.5公里榆阳河南山峁上,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3),为道、佛、儒三教于一体的寺庙。寺内环境优美,广植牡丹、芍药、偷闲、丁香等名贵花卉。山门石阶下一清泉流泻而过,环抱寺院左右山梁, 山廓布满桃树。后紧靠寺西辟筑密屋一院,额称”桃林山庄”,所刻字迹乃依于右任手书镌成。寺院另存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1937年抗战爆发后,邓宝珊将军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进驻榆林时即居此寺,曾在该寺设司令部。

4、普化寺(陕西省榆林市)

榆林普化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柳卜滩村,现藏”明代如来铜座像“一尊,“铁罗汉立像”两尊,铭文铜香炉若干。1992年为满足当地信众的需求,由曹开林 ,纪阳辰筹资建成道教活动场所:卧龙山——仙公庙。庙内供奉道教天神:仙公大帝。 2002年修建戏楼一座,每年定期举办秦腔演出,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2003年仙公大帝与地藏王机缘成熟,为了在陕北地区弘扬佛法,将仙公庙改建成普化寺。并通过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批准,普化寺为佛教活动场所,且成立普化寺管理委员会。于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诞辰),寺院邀请安徽九华山法师到场,正式举行开光法会。

5、无量寺(陕西省榆林市)

无量寺坐落在榆林古城东门外无量山,驼峰路以东,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占地六十余亩,是佛道合一的寺观庙宇。据《榆林府志》记载康熙年重修,创建于明代。一九四七年八月毁于兵燹,一九八六年广大信士功德主集资在原址上复建,逐年完善,楼亭殿阁,碧瓦朱甍,远胜当年,始成今日之规模。寺以地名而命,取洪福无量之意。

6、香炉寺(陕西省榆林市)

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

7、戴兴寺

戴兴寺位于榆林城东驼峰山巅,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与老爷庙、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大庵毗邻。全称为戴兴寺古刹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是一处名寺古刹,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距今近500年。曾是历代兼领僧会司;为陕北唯一的佛教圣地;是榆林八大景“驼峰拥翠”及旅游景点之一;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二年戴兴寺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龙兴寺(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

府谷龙兴寺,当地人称麻镇大庙,位于府谷县城北部。龙兴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古庙建筑群保留完整,寺庙由观音殿、娘娘庙、关帝庙、三官庙、龙王庙、太阳楼、石牌坊、戏台、山门等组成的清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庙内主体建筑和清代壁画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游寺院之一。1982年被府谷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请五台山高僧释加空赐名龙兴寺。2007年被榆林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云岩寺(陕西省榆林市)

佳县云岩寺位于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坐落佳县县城南1公里的虎头峰山腰。既是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艺术才能的结晶,又集中反映了石窟寺作为宗教艺术的属性为人们研究宗教发展、欣赏古代石雕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云岩寺依山而建,山势巍峨,怪石嶙峋,松柏葱郁,寺脚下是黄河与佳芦河交汇之外,涛声阵阵,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令人叫绝,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清光绪年间佳州佳州知州李寿昌曾作诗咏之景:古寺云岩畔,登临览八垓,河声动天地,岚气扑楼台,佳节同心赏,清光满眼来,群众试高歌,莫负菊花开。

10、石佛寺(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

石佛古寺位于榆林市横山县白界乡陈家沟村北约一华里处。居说古寺始建于北魏时期,鼎盛于隋唐,当年建筑宏伟,僧侣百人,香火旺盛。后毁于战乱,渐渐湮灭。据说山上共有三个石窟,炸石毁一,现一,还有一个尚未发现。2004年,村民投工,善男信女捐资,在石窟外修建大殿于以保护。适值广东省惠州市永福寺慧诚法师来陕选择吉地,弘扬佛法,看中了这块宝地,立志修复古寺,再现盛唐雄风。2005年工程启动以来,以募捐二百多万元,建成了五观堂、客堂、天王殿等。将来还要修建大雄宝殿、法堂、牌坊门、放生池、山门广场、及佛学院、敬老院等。为榆林最大的一个学佛,礼佛的场所。

五、陕北小吃做法

陕北小吃是中国美食的一张名片,不仅因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味,更因其代表了陕西地区的饮食文化。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陕北小吃的一些经典做法,希望能让您在家中也能品尝到正宗的陕北美食。

凉皮

凉皮是陕西的传统名小吃,制作简单,口感爽滑。主要原料为面粉,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下面是制作凉皮的步骤:

  1. 准备材料:面粉、水、碱水、辣椒油、花椒面等。
  2. 制作面团:将面粉、水、碱水混合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
  3. 擀皮:将面团擀成薄片,待表面稍微变干后,切成宽约1厘米的条状。
  4. 切皮:将条状面片切成宽约0.5厘米的小段,形状像宽面条。
  5. 煮凉皮:将切好的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后用凉水浸泡片刻,再捞出沥干备用。
  6. 调料:将凉皮拌入调料,如辣椒油、花椒面、蒜泥、醋等,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7. 出锅:将调好味的凉皮装盘,撒上葱花、香菜等装饰品,即可食用。

肉夹馍

肉夹馍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之一,起源于陕西。它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浓郁的口味,吸引了无数食客。下面是制作肉夹馍的步骤:

  1. 准备材料:面粉、猪肉、大葱、姜、大蒜、豆瓣酱、盐、胡椒粉等。
  2. 擀面饼:将面粉加水搅拌成面团,揉至光滑,醒面20分钟。之后将面团擀成直径约15-20厘米的圆饼。
  3. 烤饼:将擀好的面饼放在平底锅上烤熟,两面呈金黄色即可。
  4. 炖肉:将猪肉切块,与大葱、姜、大蒜、豆瓣酱、盐、胡椒粉等调料一同放入锅中炖煮至肉烂。
  5. 拌料:将炖好的肉捞出,撕成丝状,加入适量的调料拌匀。
  6. 夹馍:将烤熟的饼切开,将拌好的肉夹入饼中。
  7. 品尝:肉夹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葱丝、黄瓜丝等配料,再加入适量的辣椒酱,即可食用。

油泼面

油泼面是陕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味而受到喜爱。下面是制作油泼面的步骤:

  1. 准备材料:面粉、大葱、姜、大蒜、红辣椒、酱油、醋、盐等。
  2. 和面:将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搓成面团,盖上湿布醒发片刻。
  3. 擀面:将醒好的面团擀成薄面片,之后切成细条状,将每条面条稍微压扁。
  4. 煮面:将切好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至面条浮起后再煮1分钟左右,捞出沥干备用。
  5. 炒配料:将切好的大葱、姜、大蒜放入热锅中煸炒,加入一些酱油和盐。
  6. 调味料:将炒好的配料倒在已煮好的面条上,再撒上红辣椒粉、葱花等作为装饰。
  7. 油泼:将热油倒在调好味的面条上,油热时会发出一阵啪啪的响声,即为“泼油”的特色之一。
  8. 搅拌:用筷子将配料、调味料和油均匀地搅拌在一起,使面条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
  9. 品尝:油泼面的最后一步就是品尝,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醋和辣椒油。

陕北小吃的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口感独特,回味无穷。不妨在空闲的时候动手亲自尝试一下,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份地道的陕北小吃,感受其中的乐趣。

六、陕北有哪些不错的小吃推荐?

1、清涧煎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凉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碗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炖羊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洋芋擦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陕北腊肉做法大全?

陕北腊肉以家制“缸腌腊猪肉”是广泛流传。以家庭为单位、用民间传统的加工方法腋制的省榆林地区的西部(包括榆林、定边、靖边)的一种腋腊肉制品。当地群众用自养自宰的猪肉为原料,瓷缸为容器,应用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盐埋法和油封法两种独特的加工方法而成的一种色香味俱佳,且外观整洁。外形整齐洁美,呈10~12厘米宽、约5~7厘米厚的方块状,每块0.4~0.6千克重。瘦肉呈红色或暗红色,肥肉呈白色或淡黄色。肉质结构良好,肥瘦相间的肉块,红、白(或淡黄色)分明,色泽鲜艳,外观肉质鲜嫩多汁,咸淡适中,香味纯正、浓郁,具有特殊的腌腊风味;久存(2~3年)不变质。

制作方法

1.选用健康的,在比较卫生的条件下宰杀的猪肉。除净残留毛,刮洗净血污脏垢,去骨(肋骨可带骨)、去蹄膀,然后按要求切成10~12厘米宽、5~7厘米厚的方块备用。[3]

2.将缸及石板盖准备好,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盖好盖放在适当的地方备用。缸的大小,应视肉量的多少来选择,一般要求肉装至离缸口20~30厘米为宜,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肉的保存。

3.炒盐:将所需要的盐(陕西定边产的大青盐)放入铁锅内炒,炒至微黄时为宜。炒盐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是“缸腌腊肉”成败的关键。

4.滚雪球(上盐):将炒好的盐放于盆内,在盐未凉时,把肉块放进盐中滚几下,使肉块表面粘上较厚的一层盐,提起肉块轻抖几下,以不掉下盐粒为度。

5.腌晒:将上好盐的坯块摆放在干净的盖片(用高梁秆的盖子)上,放在太阳下腌晒,腌晒时间,夏、秋季大约为1天,冬、春节约为3天,以晒至表面渗出水分为好。

6.搓盐:将晒好的肉坯块,再拿盐搓上一次,其目的是搓出多余的水分,补增些盐分。

7.复腌:将搓好的坯肉块,抖擦去多余的盐粒和水分,使表面相对干燥,再进行复腌。

8.半熟加工及腌制:有咸味较浓的盐埋法与盐味较淡的油封法两种。

(1)盐埋法:①笼蒸:将腌好晾凉的肉块,皮面向上摆放在笼里蒸10~15分钟后,取出晾凉。②入缸:先将炒好的盐进行压底,其厚度约5厘米,然后将肉块肥瘦搭配,排列整齐,稍留空隙,皮面向上,放入缸内一层,然后撒上一层盐,盖没肉面,轻压一下,接着装第二层,直至装完为止。最后一层盐应撒约5~8厘米厚一层,稍压实即可。③加盖封口:装毕肉后,用石板盖将缸口盖严,然后用绳在缸口中间轧几圈固定,以防缸体裂炸。整个加工过程完毕。

(2)油封法:①油浸:将猪的板油、五花油等油脂炸炼,除去油渣后,把油加热,控制在6~7成熟,将腌好晾凉的肉块逐块放入油锅内浸泡,炸至肉边起色时为度,捞出晾凉,直至炸完。②净油:将泡炸过的油,继续加温炼至水分耗净后,澄清,除去渣质,待用。③入缸:将油浸过的肉块逐块放入缸内,要求皮向向上,排列整齐,肥瘦相间,上层与下层肉块错位,左右留有空隙,层层装进,装至离缸口约25~30厘米时为宜。④油封:将除干水分的澄清油,油温降至40~50℃时,徐徐倒入缸内,淹过肉面5~10厘米时为止。⑤加盖封口:先将石板盖盖好,一边隔起空隙,待油冷却后盖严。即腌制加工完毕。

八、陕北土豆做法大全?

陕北土豆做法大全

材料

土豆2个,盐、糖、鸡精、糯米粉各适量,植物黄油10克

做法

1、将土豆洗净去皮,切快放入微波炉烤熟。

2、取出,立即压成土豆泥。

3、加入盐、糖、一点鸡精和植物黄油,搅拌均匀。

4、做成饼状,外表粘裹上糯米粉。

5、起油锅,油温中等,放入土豆饼炸到金黄色即可。

小诀窍

炸土豆饼时,油温不能大,否则容易炸焦的。这道香糯土豆饼不大吃油,可以放心食用。

九、陕北劝酒歌曲大全?

(说)

来……

酒杯端起来!

我给朋友们敬酒来

(唱)

请你来、叫你来

请你来划拳喝酒来

你也来、我也来

咱把那酒曲唱起来

说八个那八个吆伊吆

大发大财哪么哪么亲

因为划拳交了一份心

划拳:

二人相好(合)哪么哪么亲呀

六六大顺(合)哪么哪么亲呀

划拳:

二人相好(合)哪么亲

四喜来财(合)哪么亲

六六大顺(合)哪么亲

八八碰上(合)哪么亲

九(酒)你喝了哪么哪么亲

你输了、我赢了

这一杯杯烧酒是你喝了

喝完这烧酒再来答话

喝完这烧酒再来答话

哎……

二茬韭菜挣把把

好不容易遇在一搭搭

人对事对坛场对

半斤八两喝不醉

说八个那八个吆伊吆

大发大财哪么哪么亲

因为划拳交了一份心

划拳:

二人相好(合)哪么哪么亲呀

六六大顺(合)哪么哪么亲呀

划拳:

二人相好(合)哪么亲

三桃园上(合)哪么亲

五金魁首(合)哪么亲

六六大顺(合)哪么亲

二人相好、三桃园

五金魁首、六连串

九(酒)你喝了哪么哪么亲

你输了我赢了

这一杯杯烧酒是你喝了

喝完这烧酒再来答话

喝完这烧酒再来答话

哎……干了!

十、陕北搞笑段子大全?

先生对不起

一高度近视的人,生性嗜酒。一夜,喝醉回家,路灯把电线杆照的影子很长很长。醉鬼说:出去的时候好好的,谁开挖了这条深沟。所以他蹦跳着跳过黑影,突然头重重地撞在电线杆上,他连忙向电线杆说:先生,对不起,我是高度近视的人,别见怪……

不吃?我吃了

一司机酗酒大醉回家,途径邻家院子,见邻家婆姨正在给孩子喂奶。孩子见醉鬼入室一眼盯看这位不速之客,便不好好吃奶了。于是这位婆姨说孩子:快吃,要不这位叔叔要吃。醉鬼一听,说:吃不吃?不吃我吃。说完竟扑到那位婆姨怀里,吓得孩子直嚎。正在灶台前干活的丈夫见状,气不打一处来,拾起一根木棍,狠狠的将醉鬼揍了一顿……

原来酒劲不够

一男子天天喝酒天天醉。一醉便打老婆骂孩子,吵的一家人一夜难以安生。一日酒鬼让婆姨去买酒,妻子害怕他醉了再挨打,所以将买回的酒倒出八两加上水让丈夫喝,丈夫喝了半瓶又习惯性地开始打骂起老婆孩子来。妻子见状说:你少装醉,喝了半瓶凉水也能醉吗?酒鬼一听忙说:我说怎么着,原来酒劲不够……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