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食谱大全

炒酸辣粉皮做法大全?

时间:2025-05-09 15:37|来源:www.daoxiangfood.com|作者:稻香菜谱|点击:0次

一、炒酸辣粉皮做法大全?

主料

粉皮3张

辅料

生抽三茶匙

香醋两茶匙

香油少许

蒜三瓣

葱四根

小米辣六个

食用油适量

1. 准备食材

2. 粉皮切丝,小米辣,蒜切碎,葱切葱花

3. 锅里倒入少许底油下小米辣和蒜末爆香

4. 将炒好的蒜末和小米辣倒入粉皮,加入三茶匙生抽,两茶匙香醋,少许麻油,撒上葱花拌匀即可

二、酸辣粉调料汁做法大全?

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

食材:红薯粉丝1把、香菜1根、香葱1根、大蒜2瓣、大头菜少许、油辣子随意、生抽少许、香油少许、醋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白糖少许、花生米少许、花椒粉适量、孜然粉少许。

步骤:

1、红薯粉抓一把,用热水泡软,用手捞起来感觉很柔软就差不多了。过凉水沥水备用。

2、生花生米用少许油炒熟炒香晾凉,香菜切段,葱切丝,大头菜少许。

3、锅中烧开水,下泡软的粉丝汆烫一下即可捞出。

4、捞出放入调料汁的碗里,倒入一些烫粉丝的开水,把粉丝拨散即可。如果是用高汤,在步骤3中调好了汤汁,这个时候直接放入面条就行了。

5、撒上葱花,花生米,香菜和大头菜

三、酸辣粉条汤的做法大全?

酸辣粉条汤做法如下↓

步骤1将粉丝提前浸泡半小时。

步骤2

汤锅里加入水,放入生菜。

步骤3

再放入豆腐丝。

步骤4

最后放入粉丝,煮五分钟。

步骤5

加入陈醋,要多倒些。

步骤6

加入生抽、盐。

步骤7

加入辣椒酱搅匀。

步骤8

将粉丝汤盛出来,表面再撒上花生碎,再放一勺辣椒酱。

步骤9

油锅里烧热适量油,浇在粉丝汤上面。表面可再撒些香菜。

四、西葫酸辣粉做法大全?

步骤一

粉条剪短,(不要太长,短吃着方便),热水浸泡。西葫芦切滚刀块,葱姜蒜切碎备用

步骤二

粉条热水浸泡一小时后,放入沸水中煮熟,没有白芯即可,不知生熟可品尝,不硬可捞出过凉水,控干,一旁备用

步骤三

热锅放油,一般炒菜量即可,油热后放葱花、姜、一部分蒜沫,辣椒(剩下的蒜最后放),超出香味后放西葫芦块,翻炒

步骤四

放入一大勺醋(喜欢酸的可多放),放生抽,适量白胡椒适量黑胡椒(喜欢黑胡椒味道就放了,不喜欢可不放),炒至西葫变软(喜欢吃软的多炒一会,喜欢脆生一点就减少时间),中间火大可在锅里加一点水,降温,防止糊锅。

步骤五

西葫炒至八九成熟放入煮好的粉条,中火翻炒,怕糊锅也可加入少量水。加入一小勺醋,适量盐,剩余蒜沫,翻炒均匀,收汤汁出锅。

五、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所用食材:

粉丝 100克

香菜 10克

葱 10克

姜 5克

蒜 5克

盐 5克

白糖 5克

味精 3克

辣椒面 10克

花椒油 10克

鸡粉 10克

生抽 10克

陈醋 50克

做法:

将干粉丝放入盘中备用。

将香菜切末,葱、姜、蒜切末。

锅中下油,烧热下入葱、姜、蒜爆香。

放入辣椒面,炒出香味。

加水、盐、味精、白糖、花椒油、鸡粉、陈醋,调成酸辣汁。

锅中放水,大火烧开放入粉丝煮熟。

捞入干净的碗中,用调料倒入粉丝上。

撒上香菜,酸辣粉即可完成。

扩展资料

酸辣粉起源于四川川西一带,是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地的传统特色小吃,属于川菜、渝菜、贵州小吃。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 酸辣粉主粉由红薯,红苕,豌豆按比例调和,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酸辣粉源于西南民间,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

酸辣粉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系纯天然绿色食品,主粉由红薯,豌豆按最佳比例调和,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酸辣粉”还有方便食品产品。

酸辣粉源于四川民间,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西南各地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成为各地的特色小吃。

六、自制酸辣粉条的家常做法大全?

1.准备红薯粉条一把,放入盆中,加入开水浸泡15分钟,把粉条烫软备用。

2.接下来切一点配料,小葱三根切成葱花,蒜子三粒拍扁,剁成蒜末,和葱花放在一起。

3.香菜两根切成段,放入盆中备用。

4.再准备提前炸好的花生米,黄豆备用。

5.准备一个大碗,放入蒜末和葱花,加入一勺辣椒面,再加一勺白芝麻。

6.浇上适量的热油,激发出葱蒜的香味,接下来开始调味。

7.加入食盐,加一点白胡椒粉,加一点鸡精,加一点白糖提鲜,加一勺生抽,加入两勺香醋,用勺子搅拌均匀,化开里面的调料。

8.最后加入适量的开水。

9.15分钟过后,把泡好的粉条倒入漏勺中控水。

10.锅中开始烧水,水开以后下入粉条,煮两分钟,把粉条煮熟。

11.把粉条煮好以后捞出来控水,然后倒入大碗中。

12.最后放上炸好的花生,黄豆,香菜段,美味即成。

13.好了,这道酸辣开胃的家常酸辣粉就做好了。

七、酸辣粉做法大全家常简单?

1.准备红薯粉条一把,放入盆中,加入开水浸泡15分钟,把粉条烫软备用。

2.接下来切一点配料,小葱三根切成葱花,蒜子三粒拍扁,剁成蒜末,和葱花放在一起。

3.香菜两根切成段,放入盆中备用。

4.再准备提前炸好的花生米,黄豆备用。

5.准备一个大碗,放入蒜末和葱花,加入一勺辣椒面,再加一勺白芝麻。

6.浇上适量的热油,激发出葱蒜的香味,接下来开始调味。

7.加入食盐,加一点白胡椒粉,加一点鸡精,加一点白糖提鲜,加一勺生抽,加入两勺香醋,用勺子搅拌均匀,化开里面的调料。

8.最后加入适量的开水。

9.15分钟过后,把泡好的粉条倒入漏勺中控水。

10.锅中开始烧水,水开以后下入粉条,煮两分钟,把粉条煮熟。

11.把粉条煮好以后捞出来控水,然后倒入大碗中。

12.最后放上炸好的花生,黄豆,香菜段,美味即成。

13.好了,这道酸辣开胃的家常酸辣粉就做好了。

八、酸辣粉料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酸辣粉料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酸辣粉是一款广受欢迎的小吃,其独特的酸辣味道让人难以忘怀。要想制作出美味的酸辣粉,一份完美的酸辣粉料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酸辣粉料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酸辣粉料的原料

酸辣粉料的原料主要包括辣椒、花椒、姜、蒜、酱油、醋、盐、味精、胡椒粉等。其中,辣椒和花椒是酸辣粉料的重要调味料,可以增加口感和味道。

酸辣粉料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辣椒和花椒炒香后磨成粉状备用。接着,将姜蒜捣碎成泥,加入酱油、醋、盐、味精、胡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最后,将磨好的辣椒花椒粉加入调料中搅拌均匀即可。

酸辣粉料的配方

除了以上介绍的制作方法,酸辣粉料还有很多不同的配方,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配方。

  • 经典配方:酱油50g、醋30g、盐适量、味精适量、姜蒜泥适量、辣椒花椒粉适量。
  • 改良配方:酱油50g、醋30g、香油10g、盐适量、味精适量、姜蒜泥适量、花椒油5g、辣椒粉适量。
  • 麻辣配方:酱油50g、醋30g、花椒油5g、辣椒油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姜蒜泥适量、胡椒粉适量。

不同的配方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口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配方。

使用方法

酸辣粉料的保存方法很简单,将其放入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即可。使用时,只需根据酸辣粉的量适量调制即可。

总结

酸辣粉料是制作酸辣粉的重要部分,正确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可以让酸辣粉更加美味。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酸辣粉料的做法及配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制作酸辣粉时,记得使用我们提供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一定能让你的酸辣粉更加美味。

九、酸辣粉汤底做法及配方大全

酸辣粉汤底做法及配方大全

酸辣粉作为一道美味的小吃,其汤底的味道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酸辣粉汤底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帮助大家在家也能制作出美味的酸辣粉。

原料准备

  • 红薯粉:500克
  • 猪肉末:150克
  • 豆腐皮:适量
  • 金针菇:适量
  • 黄豆:适量
  • 葱姜蒜:适量

制作步骤

1. 将猪肉末用油煸炒至变色,加入葱姜蒜末炒香。

2. 加入适量的水,放入黄豆和豆腐皮煮沸。

3. 加入红薯粉,用筷子搅拌使粉条均匀受热。

4. 加入适量的盐、鸡精、生抽、醋、辣椒油调味。

5. 最后加入金针菇煮熟,撒上葱花即可。

配方分析

酸辣粉的汤底味道主要来源于辣椒油和各种调料,如盐、鸡精、生抽、醋和辣椒油。其中,辣椒油是酸辣粉的灵魂所在,好的辣椒油可以使酸辣粉的味道更上一层楼。下面将为大家分析各种调料的配比和作用。

  • 盐:增加底味,使汤底更加鲜美。
  • 鸡精:提鲜味,使汤底更加美味。
  • 生抽:增加汤底的鲜香味道。
  • 醋:增加酸味,使酸辣粉更加爽口。
  • 辣椒油:增加辣味和香味,使酸辣粉更加美味。

除了以上几种调料外,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增减其他调料,如花椒粉、胡椒粉等。

注意事项

  • 煮酸辣粉的水量要适中,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 红薯粉要煮熟煮透,不要煮过头。
  • 辣椒油的量要适度,不要过辣。
总结:制作酸辣粉汤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只要掌握了制作方法和配方,就能在家做出美味的酸辣粉。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十、酸辣粉丝白菜丝汤的做法大全?

原料:白菜200g、龙口粉丝1把、乌江榨菜1包、葱白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

做法步骤:

第1步、食材,新鲜洗净的白菜,乌江榨菜丝。

第2步、泡发的龙口粉丝。

第3步、起锅放油下入葱煸香。

第4步、下入榨菜炒香。

第5步、再放入白菜翻炒,烹些黄酒。

第6步、加入清水煮开。

第7步、最后放龙口粉丝,调味,放少许盐,(榨菜有盐份)鸡精再次煮开即可!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