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菊花菜,原称菊花脑
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nankingenseH.M.
科属: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菊花菜植株直立,茎半木质化,稍被细毛,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厘米,宽1~2.5厘米,叶缘具粗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先端短尖,叶脉上具稀疏的细毛,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叶柄扁圆形,具窄翼,绿色或淡紫色。舌状花和管状花同生于一个花序,黄色,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厘米,花梗长0.5厘米。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短一半,狭椭圆形,内层苞片卵圆形,先端钝圆。主侧枝各花序聚集成圆锥形,花期为9~11月。果实为瘦果,12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1.6克左右。
食用:以嫩茎叶供食用,具有特殊的浓郁菊花芳香味,风味独特,稍甜,凉爽清口,食之清凉,可炒食、做汤或作火锅料。
药用:菊花菜茎叶性苦、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降血压、调中开胃等功效,可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目赤等疾病。
食用方法
(一)菊花菜汤 鸡蛋1个,以生油煎黄,加水煮沸3分钟,后加肉丝及菊花菜各100克煮沸3分钟,调味即可。
(二)上汤菊花菜 菊花菜200克,加入煮沸的上汤,煮沸2分钟,调味即可。 (三)蒜茸菊花菜 菊花菜200克,起油锅加入蒜茸,稍后加入菊花菜,炒2~3分钟,加入生粉汁煮沸,调味即可。
[编辑本段]营养价值 菊花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并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4.33克、脂肪0.34克、总酸0.09克、粗纤维1.13克、干物质10.7克、还原糖0.40克、维生素c13.0毫克、氨基酸总量3.74克、铁1.68毫克、钙113.1毫克、锌0.62毫克。
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观,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有清凉去火的功用,因此格外受人喜欢。制作菊花糕的方法很多,这里为最简单的一种。
材料:杭白菊20-30朵、马蹄粉 200 克,新鲜菊花 1 朵 (切碎) 、冰糖、薄荷、枸杞适量
做法:用清水煮菊花约10分钟(将菊花用纱布包起来,可避免隔渣的麻烦),当颜色呈现淡黄色即可,不要煮的时间过长,否则会略带苦味。取出菊花加入冰糖调味,甜度要比正常的略甜一点,因为加入马蹄粉溶液后会有稀释作用。 加入已切碎的新鲜菊花。将马蹄粉以适量清水溶解,倒入菊花水大火蒸约15~20分钟,变成完全透明即熟,热食或冷食均可。也可在糊中加入葡萄干、红绿丝、杏肉等细小果脯块或者铺上柠檬片,更增风味。
温馨提示:
□菊花食用前须先用盐水洗净,但不可浸泡太久,以免破坏菊花的组织结构和营养风味。
□苦薏——形状与菊花相似,叶片深绿厚实,有艾蒿味极苦,不可吃。
□饮菊花茶时,可随意加入砂糖或冰糖,增加风味,又定神稳心。
□泡茶的白菊,宜用小朵而偏黄的菊花。
□泡茶剂量和饮用量均不可太大。无论是量太大,或是服用时间过长,均会产生毒副作用。这在野菊花茶饮用时,尤其明显。
炖汤原料:枸杞子、菊花、决明子、猪瘦肉调料:冰糖菊花
知识介绍: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菊是多年生草本,为栽培品种,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山东栽培最多。 11月初开花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采下鲜花切忌堆放,需及时干燥或薄摊于通风处,因各地产的药材品种不同分为阴干和晒干。菊花主产安徽亳县者称“亳菊”,滁县者称“滁菊”,歙县者称“贡菊”;主产于浙江海宁及嘉兴者称“杭菊”;主产于河南者称“怀菊”;产于山东者称“济菊”。1. 亳菊头状花序倒圆锥形,直径1.5至3厘米,总苞片3至4层,卵形,草质黄绿色,外被毛,花托半球形。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攻,类白色,劲直,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黄色,体轻,质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2.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直径1.5至2.5厘米,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有时可见淡褐色斑点;管状花多隐藏。3. 贡菊同滁菊,但舌状花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4. 杭菊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至4厘米,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以花朵完整不散瓣,色白(黄)、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
菊花适合人群:菊花性凉,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服。菊花食疗作用:菊花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清香宣散,升中有降;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菊花食物相克:菊花与鸡肉、猪肉同食会中毒。忌于芹菜同食。菊花做法指导:1. 是治疗风热犯肺的常用药,多与桑叶、薄荷、连翘等配伍,共奏疏风解表之功。2. 用于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常配白蒺藜、蝉蜕等用;如配滋阴养血药如枸杞子、地黄,亦可用于肝肾不足视物不清,如杞菊地黄丸。3. 可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头晕头痛、目眩,常配石决明、钩藤。4. 外感风热多用黄菊花,清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该答案来自梅梅菜谱网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