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的旧制。清明节吃寒食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即在清明节期间不能生火,这个时候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食,如清明果青团就是其中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
1、清明临近吃青团
[作者]王龙生
清明临近吃青团,花样翻新受欢迎。
百年老店大富贵,推出靑团新品种。
经营传承不守旧,老店创新不忘本。
记者现场去采访,顾客都夸味道好。
2、青团
[作者]冷若素
碧玉团圆满屉香,素舂柔艾捣砧忙。
忽然指动先春思,一去江南未乞尝。
3、青团
[作者]戴海莲
其一
清明雨纷纷,举家扫祖坟。
祖坟草萋萋,唯有青团祭。
其二
青青盘中餐,芬芬味中蕾。
遥知祖辈孤,早有青团来。
其三
圆脑青脸可口食,艾草幽香舌尖留。
遥知祖坟孤寂寥,早有青团黯香来。
其四
清明雨霏霏,艾叶香幽幽。
遥知祖先来,早有青团食。
其五
江南有小吃,味美秀可餐。
开锅绿翡翠,遥知青团来。
1、主料:糯米粉200克、粘米粉60克、挤干水分的艾草100克。
2、辅料:豆沙馅适量、50度左右温水适量、食用碱适量。
3、焯水加点食用碱,煮至艾草熟透,放冷水中浸泡一会儿。
4、挤干水分剁成碎末。
5、糯米粉中加入粘米粉。
6、加入艾草碎末。
7、加入50度左右的温水。
8、揉成光滑面团,醒面20分钟。
9、醒面后揉成长条切小剂子。
10、做成一个窝状放入馅料。
11、用虎口包紧面团。
12、搓成鸭蛋形状。
13、上锅水开蒸8分钟即可。
1、首先将新鲜艾草洗净之后放置几分钟,在此间隙烧一锅水,水沸腾后加5g盐,放入艾草至水沸腾关火,捞出艾草冷水冲洗沥干。
2、然后将处理好的艾草放入榨汁机中,我选用的是研磨这一功能,加入清水,研磨成艾草泥。
3、接着将艾草泥与糯米粉混合,加入10g白糖揉成团。
4、继续将倒笃菜、豆干、笋丁及肉末加适量油炒熟备用。
5、然后取30g左右面条裹入适量馅料收口朝下,上述配方大概一共可以做16个左右。电饭煲或蒸锅加入冷水上架蒸20分钟左右出锅。
准备食材:青萝卜1个,鸡蛋2个,虾酱1汤匙,豆面适量,葱花适量,食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具体做法:
1、 萝卜清洗干净后,用擦具擦成丝状;葱切成葱花备用。
2、 锅中烧开水,放入萝卜丝焯水1分钟,1分钟后捞出放入凉水中过凉。这样易保持萝卜丝的颜色。
3、 过凉后,将萝卜丝攥干水分,放入碗中,先用筷子搅散,再加入少许葱花拌匀。
4、 拌匀后分多次少量的倒入豆面,豆面的量以自己的喜好为准,如果喜欢吃豆面多一点的就多加些豆面,如果喜欢吃萝卜多一些的就少加点豆面。只要能用手攥成团就可以。
5、 搅拌至没有干面粉后,用手攥成团子。
6、 攥好后来调制蒸虾酱鸡蛋羹的料。碗中加入1勺虾酱,倒入适量清水调开,然后再磕入2个鸡蛋搅匀。
7、 搅匀后再加入葱花、食盐、食用油搅拌均匀。
8、 都准备好后,将做好的萝卜团子和虾酱一起放入蒸锅内,大火蒸25分钟,这里是冷水装锅。
9、 25分钟后,出锅开吃即可,这样正宗地道的萝卜团子就做好了,再搭配着虾酱鸡蛋羹,咸香又美味,让你吃出年代感。
糯米粉
和梗米粉的比例按照1:1来进行调配。
清明果还被称为了青团,这种是属于春天很常见的一种点心,在江浙沪
一带很流行。制作清明果放上糯米粉,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增强口感。因为糯米粉之中粘黏性很强,口感绵软,咬起来也会很软糯。放入梗米粉,这是为了能够让糯米粉的粘黏性中和起来,对清明果的口感会有一定的改善。
清明团子一般是由艾草或鼠曲草做成。
其中鼠曲草俗称清明草又名念子花、佛耳草、清明菜、寒食菜、绵菜、香芹娘,它是一种在清明节时候用来采摘做粑 粑吃的野生小草,这种草长有一层毛茸茸白毛,摸起来的时候比较绵绵的,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很容易识别。
清明前后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食品应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青团是采用青艾(有的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可以保存3~5天,可以满足人们祭祀和不炊而食的需求。
青团流传到了现代,人们食用青团更多的是应令尝鲜,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清明团子用糯米粉做,清明团子吃上去非常软,而且不会粘牙,这主要是因为它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的。通过特殊的加工,包上各种馅料便成为一道美食。
嘿,又到吃青团的季节。
艾草青团 应该是我第一次见青团,也是第一次吃青团。
已经到吃青团的时节了呀。
快到清明了,该吃青团啦。
Copyright © 2024 稻香菜谱 滇ICP备2024020316号-44